[发明专利]脱粒室顶盖组件及脱粒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1439.1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4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邱扬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2/00 | 分类号: | A01F12/00;A01F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粒 顶盖 组件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粒室顶盖组件及脱粒滚筒。
背景技术
现有的联合收割机通常都包括有脱粒滚筒及上方的脱粒室顶盖,脱粒滚筒的脱粒室顶盖上一般安装有引导被脱物向后运动的导草机构。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181611U公开了一种全喂入式收割机脱谷室顶盖,其包括顶盖本体,在所述顶盖本体内侧设有导向筋,在所述顶盖本体内侧设有可拆卸的辅助导向板,所述辅助导向板设于相邻的导向筋之间,且所述辅助导向板与所述导向筋相互平行;该全喂入式收割机脱谷室顶盖,通过在顶盖本体内侧增加可拆卸的辅助导向板。但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下列缺陷:1、通过增减辅助导向板实现延长脱粒时间的过程太麻烦,且拆卸的辅助导向板易丢失;2、延长脱粒时间后产生的大量碎秸秆将大大增加清选筛的负荷,清选效果变差;3、设置的导向筋角度虽解决了粳稻及糯稻的脱粒,但脱粒小麦、籼稻时又浪费了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脱粒室顶盖组件,其主要原理是将脱粒室顶盖内侧的前段导草板设置为固定,确保作物喂入通畅;中段导草板设置为与作物运动方向的夹角快速可调,提高对不同作物的适应性;后段导草板设置为固定,确保排草快速,且不产生过多的碎秸秆。具体地包括:喂入导草板、耐磨板、脱粒导草板、排出导草板、脱粒室顶盖、连杆、固定铰链、活动铰链座、调节手柄。
脱粒室顶盖覆盖位于主脱粒室上方,并半包于主脱粒滚筒;调节手柄安装于脱粒室顶盖顶板的上方;耐磨板安装于脱粒室顶盖内两侧。
按作物进入方向,脱粒室顶盖的前部固定有两条将作物引入脱粒室的喂入导草板,脱粒室顶盖的中部安装有可控制夹角α变化的五条脱粒导草板,脱粒室顶盖的后部固定有两条将作物快速排出脱粒室的排出导草板。
为将脱粒室顶盖设置为可以向上打开,脱粒室顶盖的外侧安装有固定铰链;脱粒室上方的左侧安装有活动铰链座,并与固定铰链相连后能使脱粒室顶盖向左侧打开。
优选地,耐磨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脱粒滚筒,包括上述的脱粒室顶盖组件,具体地还包括辅助喂入筒体、辅助喂入口、凹板筛、主脱粒室、主脱粒滚筒,辅助喂入筒体与主脱粒滚筒连成一体,并安装于主脱粒室内部;辅助喂入口安装于辅助喂入筒体的下方,并半包围于辅助喂入筒体;凹板筛安装于主脱粒滚筒的下方,并半包围于主脱粒滚筒。
根据本发明的脱粒室顶盖组件及脱粒滚筒具有如下优点:
1、两条喂入导草板固定在脱粒室顶盖内侧的顶板前部,固定式喂入条导草板加工成本低,并能使作物在辅助喂入滚筒旋转作用下迅速喂入导向主脱粒滚筒的前部;
2、五条脱粒导草板活动安装在脱粒室顶盖内侧的顶板中部,可根据作物脱粒难易的程度自由调整禾秆运动的螺旋升角,螺旋升角减小,即禾秆在脱粒室内脱粒时间长,反之则短。
3、五条脱粒导草板通过一条连杆相连,即调整一条就可实现联调,调节简单、方便。
4、两条排出导草板固定在粒室顶盖内侧的顶板后部,由于其螺旋升角大于脱粒导草板的最大调整范围,则排草能力强、不堵塞。
5、安装在脱粒室顶盖内两侧的耐磨板,可拆解并互换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联合收割机整机侧视示意图。
图2为联合收割机整机俯视示意图。
图3为割台侧视示意图。
图4为喂入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脱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谷粒清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碎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卸粮装置侧视示意图。
图9为行走机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脱粒滚筒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脱粒室顶盖组件的仰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脱粒室顶盖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2,联合收割机整体可以分为割台1、喂入输送装置2、脱粒分离装置3、谷物清选装置4、粉碎排草装置5、集粮卸粮装置6、行走装置7和其它辅助装置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14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