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1795.3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翟晓红;翁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乘用车搭载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多采用串/并联形式与发动机连接,参照图1,示出了传统的并联式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传统的并联式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2、冷却液泵4、第一节温器5、节气门6、膨胀水箱3、机油冷却器7、涡轮增压器8、暖风机9、变速箱冷却器10(特别地为DCT冷却器)和水路,其中暖风机9和变速箱冷却器10采用并联方式连接,第一节温器5安装在水路的进液侧。参照图2,示出了传统的串联式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传统的串联式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2、冷却液泵4、第一节温器5、节气门6、膨胀水箱3、机油冷却器7、涡轮增压器8、暖风机9、变速箱冷却器10(特别地为DCT冷却器)和水路,其中暖风机9和变速箱冷却器10采用串联方式连接,第一节温器5同样也是安装在水路的进液侧。
针对上述两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连接形式,DCT冷却器一直处于长通状态,从而发动机在冬季进行冷启动时,上述两种连接形式会导致系统内冷却液温度在不高的情况下,DCT冷却器一直处于工作的状态,即变速箱齿轮油一直处于散热的状态,这直接导致变速箱齿轮油温度过低,润滑效果较差,同时会带来油耗的增加,能效浪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液泵、设于发动机缸体和缸盖内的水套、第一节温器、散热器和变速箱冷却器,其中所述冷却液泵中的冷却液的循环回路包括:通过水套、节温器和散热器的大循环路,以及通过水套和节温器的小循环回路,所述变速箱冷却器与所述小循环回路并联设置;所述第一节温器具有开度随冷却液温度变化而变化的主阀门和副阀门,所述主阀门与所述散热器相接,用于控制所述大循环回路中的冷却液流,所述副阀门与所述冷却液泵相接,用于控制所述小循环回路中冷却液流量;
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节温器,所述第二节温器与所述变速箱冷却器串联设置,用于控制流经所述变速箱冷却器的冷却液流;并且由所述变速箱冷却器和所述第二节温器构成的支路与所述小循环回路并联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暖风机,所述暖风机与所述小循环回路并联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暖风机,所述暖风机与所述变速箱冷却器串联设置,并且由所述暖风机、变速箱冷却器和第二节温器构成的支路与所述小循环回路并联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变速箱冷却器为双离合自动变动箱冷却器。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节温器包括节温器座、感温包、感温支架和弹簧,所述节温器座包括进液管座和出液管座;其中:
所述进液管座具有沿其轴向开设的第一贯通腔,所述出液管座具有沿其轴向开设的第二贯通腔;所述进液管座与所述出液管座可拆卸连接,并使所述第一贯通腔和所述第二贯通腔相连通;
所述感温包设置在所述第二贯通腔内,感温包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进液管座,部分所述感温支架插入至所述感温包内,所述感温包靠近第二端的外壁向外凸设一圈第一凸缘,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感温包上并被限制在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进液管座之间;
沿所述进液管座的进液口指向所述出液管座的出液口的方向,在所述第二贯通腔的内壁上依次设置用于阻挡所述感温包的第一凸缘的第一阻挡部和用于阻挡所述感温支架的自由端的第二阻挡部,当所述感温包的第一凸缘抵在所述第一阻挡部上时,流经所述第二节温器的冷却液被阻断。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节温器还包括截面呈U形的弹簧卡,所述弹簧卡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和用于连接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的弯折段;
所述进液管座包括第一管柱,所述第一管柱朝向所述出液口的端面向外延伸出一环形平台;
所述出液管座包括固连在一起且彼此连通的第三管柱和第四管柱,其中,所述第三管柱的内径大于所述第四管柱的内径,并且在所述第三管柱和第四管柱的连接处形成环形台阶面;
所述进液管座的环形平台伸入至由所述第三管柱和第四管柱所围成的空腔内,所述环形平台朝向所述出液口的端面抵在所述环形台阶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17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酪润颜面膜
- 下一篇:一种植物精粹窈窕纤体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