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血压计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82096.0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9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晖军 |
主分类号: | A61B5/0225 | 分类号: | A61B5/02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血压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血压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电子血压计作为一种必备保健品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但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血压计如图1-2所示,臂带2a与壳体1a之间仅连有一条空气管30a,该空气管30a远离臂带2a的一端再进行分支进而分别与气泵3a、气阀4a和压力传感器5a连通,因此压力传感器5a不仅与臂带2a之间是直接相通的,同时与气泵3a之间也是直接相通的,即气泵3a驱动产生的空气气流除了会传输给臂带2a以形成空气压力外,还会直接流进压力传感器5a内,由于从气泵3a产生的空气气流波动较大且不稳定,会干扰压力传感器5a检测而气泵3a直接产生的空气气流往往有较大的气流波动且不稳定、不均匀,会给压力传感器5a检测臂带2a内空气压力产生较大干扰,导致最终测得的血压值准确性和精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血压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血压计内气泵所产生的空气气流直接进入压力传感器给检测带来干扰而导致测定的血压值精准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血压计,包括用于在被测定者的身体部位形成空气压力的臂带、用于为所述臂带提供空气形成空气压力的气泵和用于检测所述臂带内空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臂带内具有用于容纳空气的容纳空间,所述臂带上连接有用于连通所述容纳空间和所述气泵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臂带上还连接有用于连通所述容纳空间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第二气流通道。
在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中,所述臂带内的容纳空间的体积为100ml-600ml。
在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中,所述臂带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相通的第一空气口,所述气泵具有泵空气口,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包括与所述第一空气口相连的第一空气管和与所述泵空气口相连的第一配管,所述第一空气管远离所述第一空气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配管远离所述泵空气口的一端通过第一多通座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中,所述第一多通座上通过第二配管还连接有分别与所述臂带和所述气泵相连通的用于将所述臂带内空气排出或封入的气阀。
在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中,所述臂带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相通的第二空气口,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包括与所述第二空气口相连的第二空气管和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的第三配管,所述第二空气管远离所述第二空气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配管远离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端通过第二多通座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中,所述电子血压计还包括壳体,所述气泵、气阀、压力传感器、第一配管、第二配管、第三配管、第一多通座和第二多通座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空气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多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空气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多通座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中,所述第一空气口和所述第二空气口分别开设在卷绕后的所述臂带沿轴向的同一侧端;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在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中,所述第一多通座包括第一管体和安装在所述第一管体一端的第一密封套环,所述第一空气管远离所述臂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具有第一插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套环可拆卸地插接进所述第一管体内,所述第一插入部与所述第一密封套环紧密套合。
在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中,,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第一密封套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配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孔,所述第二配管的一端与所述连通孔密封连接。
在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中,所述第二多通座包括第二管体和安装在所述第二管体一端的第二密封套环,所述第二空气管远离所述臂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具有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二插入部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套环可拆卸地插接进所述第二管体内,所述第二插入部与所述第二密封套环紧密套合;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二密封套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配管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晖军,未经李晖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2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