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2Cr13马氏体不锈钢焊接件焊缝表面镀硬铬质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82689.7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郭建生;张文英;孟韬;张建新;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04 | 分类号: | C25D3/04;C25D5/36;C25D5/1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cr13 马氏体 不锈钢 焊接 焊缝 表面 镀硬铬 质量 方法 | ||
1.一种提高2Cr13马氏体不锈钢焊接件焊缝表面镀硬铬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1:对待加工的2Cr13马氏体不锈钢零件进行氩弧焊接,焊料采用ER420焊丝;
步骤2:对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2Cr13马氏体不锈钢零件在48小时内进行去应力退火,退火温度控制在500℃~550℃,保温时间控制在2~3小时;
步骤3:对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2Cr13马氏体不锈钢零件进行精磨,确保零件表面粗糙度达到Ra0.8以上;
步骤4:对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2Cr13马氏体不锈钢零件进行电镀硬铬:
步骤4.1:对2Cr13马氏体不锈钢零件进行去油;
步骤4.2:对经过步骤4.1处理的零件进行去氧化皮处理;
步骤4.3:对经过步骤4.2处理的零件进行电镀,其中的电镀液由铬酐、硫酸和开缸剂混合而成,电镀液按照1L水匹配铬酐225~275g、硫酸2~6g和若干开缸剂的比例配置;
步骤4.3.1:将电镀液温度控制在50~60℃,将零件浸入电镀液3~5min;
步骤4.3.2:阳极前处理去除氧化膜:保持电镀液温度在50~60℃,对电镀液通电1~2min,电流密度为10~15A/dm2;
步骤4.3.3:对零件进行阴极电镀;
步骤5:对经过步骤4处理后的2Cr13马氏体不锈钢零件进行水洗、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2Cr13马氏体不锈钢焊接件焊缝表面镀硬铬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3.3中对零件进行阴极电镀的过程为:
先小电流起镀:电流密度小于3A/dm2,时间控制在1~2min;
而后阶梯式升电流:每2min升一次电流,控制在8~12min达到电流密度为20A/dm2;
再进行大电流冲击镀铬:电流密度瞬间升至50A/dm2,持续时间:1min;
最后常规镀硬铬:电流密度控制在15~25A/d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提高2Cr13马氏体不锈钢焊接件焊缝表面镀硬铬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氩弧焊接过程为:
步骤1.1:对待加工的2Cr13马氏体不锈钢零件进行清洗、预热,预热温度控制在300~350℃,保温时间1~2小时;
步骤1.2:对保温后的2Cr13马氏体不锈钢零件立即进行焊接,焊接时氩气流量控制在8~15升/分钟,焊接电流控制在110~130A;
步骤1.3:焊接完成后的2Cr13马氏体不锈钢零件缓慢冷却到100℃后空冷,缓慢冷却过程中每小时降温不超过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提高2Cr13马氏体不锈钢焊接件焊缝表面镀硬铬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完成后,在24小时内对零件焊缝进行X光探伤检查,若焊接质量没有达到GB/T3323-2005规定的Ⅱ级要求,则进行补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一种提高2Cr13马氏体不锈钢焊接件焊缝表面镀硬铬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1对2Cr13马氏体不锈钢零件进行去油过程为:
步骤4.1.1:对2Cr13马氏体不锈钢零件进行化学去油:将零件热浸在除垢粉溶液中,除垢粉溶液浓度为50~60g/L,溶液温度为50~60℃;
步骤4.1.2:对经过步骤4.1.1处理后的零件进行流动水洗;
步骤4.1.3:对经过步骤4.1.2处理后的零件进行电化学去油:将零件热浸在除垢粉溶液中,除垢粉溶液浓度为50~60g/L,溶液温度为50~70℃,对除垢粉溶液通电,电流为3~5A/dm2,通电时间为2~5分钟;
步骤4.1.4:对经过步骤4.1.3处理后的零件进行流动热水洗,水温为40~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提高2Cr13马氏体不锈钢焊接件焊缝表面镀硬铬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2中对经过步骤4.1处理的零件进行去氧化皮处理的过程为:将零件浸入酸洗溶液中,酸洗溶液由HCl与水按1:1体积比混合得到,时间控制在1~2min;而后对零件进行流动水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26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驱光栅尺自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陶瓷复合防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