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除草剂苯唑草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83163.0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8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永;陈志银;余双双;吴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13/10 | 分类号: | C07D4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除草剂 苯唑草酮 方法 | ||
1.[3-(4,5-二氢-3-异噁唑基)-2-甲基-4-(甲基磺酰基)苯基]-(5-羟基-1-甲基-1H-唑-4-基)甲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式(IX)所示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过肟化合成式(VIII)所示化合物,经过与乙烯加成合成式(VII)所示化合物,经过还原合成式(VI)所示的化合物,经过重氮化合成式(V)所示的化合物,经过溴代合成式(IV)所示的化合物,化合物(IV)与正丁基锂进行卤锂交换后与二氧化碳反应合成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然后经过氧化反应合成式(II)所示的化合物,最后1-甲基-5-羟基吡唑缩合重排得到苯唑草酮,反应通式如下:
其中化合物(VIII)可采用专利US20026469176B1中所报道的方法进行制备,反应通式如下:
其中化合物(VII)可采用专利US20026469176B1中所报道的方法进行制备,反应通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式(VII)所示的化合物合成式(VI)所示的化合物,包括如下步骤: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式(VII)所示的化合物3-(2-甲基-6-硝基苯基)-4,5-二氢异噁唑与二水合氯化亚锡在乙醇中,加热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馏除乙醇,氢氧化钠调节pH至碱性,乙酸乙酯萃取,然后从乙酸乙酯溶液中收集式(VI)所示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100℃,反应时间为1~24h,各个组分的重量比为:
式(VII)所示的化合物与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0.05~0.2g/ml;
式(VII)所示的化合物:二水合氯化亚锡=0.1~1∶1;
反应通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V)可采用专利US20026469176B1中所报道的方法进行制备,其中适宜的温度为0~25℃,而避免文献中的加热反应,否则产生脱氨基的副产物3-邻甲苯基-4,5-二氢异恶唑,反应通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式(V)所示的化合物合成式(IV)所示的化合物,包括如下步骤:将式(V)所示的化合物3-(2-甲基-6-甲硫基苯基)-4,5-二氢异噁唑和液溴用氯仿溶解,在某一温度条件下,搅拌反应0~24h,反应液用饱和碳酸氢钠和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洗涤,然后从氯仿溶液中收集式(IV)所示的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0~50℃,反应时间为0.5~24小时,各个组分的重量比为:
式(V)所示的化合物与氯仿的重量体积比为0.03~0.15g/ml;
式(V)所示的化合物:液溴=0.1~1.0∶1;
反应通式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式(IV)所示的化合物合成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式(IV)所示的化合物名称为3-(2-甲基-3-溴-6-甲硫基苯基)-4,5-二氢异噁唑,包括如下步骤:将3-(2-甲基-3-溴-6-甲硫基苯基)-4,5-二氢异噁唑用四氢呋喃溶解,滴加正丁基锂正己烷溶液,低温下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现磨干冰,加水,氢氧化钠调节反应液至碱性,乙醚洗涤,盐酸调节水相pH,固体析出,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00~0℃,反应时间为0.5~24小时,各个组分的重量比为:
式(IV)所示的化合物与四氢呋喃的重量体积比:0.02~0.10g/ml;
式(IV)所示的化合物:正丁基锂=0.1~1.0∶1;
正丁基锂为浓度为2.5mol/L的正己烷溶液;
反应通式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合成式(II)所示的化合物,包括如下步骤:将化合物(III)2-甲基-3-(4,5-二氢异噁唑-3-基)-4-甲硫基苯甲酸与一定浓度的双氧水在冰醋酸中,加热反应完毕后,倒入冰水,乙酸乙酯萃取,,然后从乙酸乙酯溶液中收集式(II)所示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31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核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水杨醛缩苯胺衍生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