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管带状可折叠悬吊式人工韧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3233.2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益;蒋佳;吴阳;杨建军;张鹏;李宏;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8 | 分类号: | A61F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带状 可折叠 悬吊 人工 韧带 | ||
1.一种中空管带状可折叠悬吊式人工韧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牵引线部(11)、第一胫骨隧道编织部(21)、第一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1)、第一股骨隧道编织部(41)、第三关节内自由纤维部(5)、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42)、第二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2)、第二胫骨隧道编织部(22)、以及第二牵引线部(12);
其中,所述第一胫骨隧道编织部(21)、第一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1)、第一股骨隧道编织部(41)、第三关节内自由纤维部(5)、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42)、第二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2)、第二胫骨隧道编织部(22)均为扁平带状结构;
第一关节内自由纤维部、第三关节内自由纤维部、第二关节内自由纤维部的横截面结构具体为:横截面的轮廓由第一弧线段、第一直线段、第二弧线段、第二直线段构成,其中,第一弧线段、第一直线段、第二弧线段、第二直线段依次连接,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相平行,第一弧线段与第二弧线段的开口相对;
所述第一胫骨隧道编织部(21)、第一股骨隧道编织部(41)、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42)、第二胫骨隧道编织部(22)均包括第一编织层(91)和第二编织层(92),其中,所述第一编织层(91)与第二编织层(92)连接;
所述第一编织层(91)的一侧边缘与第二编织层(92)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第一编织层(91)的另一侧边缘与第二编织层(92)的另一侧边缘连接;
所述第一编织层(91)的表面与第二编织层(92)的表面相贴合连接;
所述第三关节内自由纤维部(5)弯折成U字型;
在长轴方向上,所述第一胫骨隧道编织部(21)以及第二胫骨隧道编织部(22)的长度均为30mm,所述第一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1)以及第二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2)的长度均为30mm,所述第一股骨隧道编织部(41)和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42)的长度均为20mm,所述第三关节内自由纤维部(5)的长度为10mm;
还包括带环纽扣钢板,其中,所述带环纽扣钢板与所述第三关节内自由纤维部(5)的中点处相连接;
所述第一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1)、第三关节内自由纤维部(5)、第二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2)均包括第一自由纤维层和第二自由纤维层,其中,所述第一自由纤维层与第二自由纤维层连接,所述第一自由纤维层的一侧边缘与第二自由纤维层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第一自由纤维层的另一侧边缘与第二自由纤维层的另一侧边缘连接;
所述第一自由纤维层的表面与第二自由纤维层的表面相贴合连接;
所述第一胫骨隧道编织部(21)、第一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1)、第一股骨隧道编织部(41)、第三关节内自由纤维部(5)、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42)、第二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2)、第二胫骨隧道编织部(22)的表面依次平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32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急救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LED散热灯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