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温高效除一氧化碳催化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4730.4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7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1/28 | 分类号: | B01J31/28;B01J31/32;B01J31/38;B01D53/86;B01D5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温 高效 一氧化碳 催化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温高效除一氧化碳催化材料的配方及相应制备工艺,所述催化材料特征在于以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活性炭、分子筛为主的复合材料为催化剂的载体,以一种或几种非贵金属盐为主活性组分,以络合的金属离子为助剂,将铜或铁的硝酸盐、硫酸盐、醋酸盐或氯化盐等与络合物,采用分步浸渍和络合工艺负载活性组分制备而成。该常温高效除一氧化碳催化材料具有快速捕捉、高效催化氧化、工作周期长等特点,在常温常湿条件下催化氧化一氧化碳为无毒无害的CO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温高效除一氧化碳催化材料的配方及相应制备工艺,属于常温吸附催化与空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O是释放到空气中含量比较多的一种气体污染物,由于CO与人体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200~300倍,所以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的能力和作用,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研究表明当暴露在浓度大于25 ppm的一氧化碳环境中超过8小时就会给人体带来危害,而当CO浓度达到600~700 ppm时就可以致死。每年有大量的CO被排放到空气中,其主要来源有烃类燃烧及其部分氧化、工业排放、机动车、家用煤气灶和热水器等的排放气。同时,CO也会导致近地表臭氧的形成,因此对于大气中CO的治理和净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将CO催化氧化为CO
过去长期使用的常温催化氧化CO的催化剂为Hopalite(霍加拉特剂),是一种铜锰氧化物。该催化剂是一种非载体型催化剂,主要缺陷是抗水性差,催化剂活性重现性差,且制备过程中需要高浓度酸,对环境污染较大。另外一类常用的催化剂是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但是由于贵金属价格较高致使催化剂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大规模商业化。而且负载的铂、钯催化剂只适用于CO低浓度的情况,且起活温度高,制备及处理过程也比较复杂。
近些年来,负载型非金属氧化物用于常温催化氧化CO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非贵金属主要集中在Cu、Mn和Co,而载体种类有ZnO、CeO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4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凸轮轴
- 下一篇:一种电机转位凸轮连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