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波浪结构式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84814.8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3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姚振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捷德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50 | 分类号: | F16C19/50;F16C33/34;F16C33/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浪 结构式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波浪结构式轴承。
背景技术
普通的轴承结构是由滚动体安装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滚动体由单独的轴承保持架固定,用于隔离每一个滚动体,也防止滚动体偏离旋转轨道,使每一个滚动体同步转动。
但是,在轴承的制造以及日常使用中,可以发现,制造精良的保持架可以帮助滚动体在轴承圈里更好的转动,实现应有的效果,但制作精良的保持架需要较高的制造工艺,投入较大,而制造粗糙的保持架在长久的使用后,不但会磨损滚动体,还极易发生扭曲变形,甚至发生金属疲劳后的断裂,损坏其他零件,这种保持架虽然制造成本较低,但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需保持架,制造成本低,具有更强啮合性的内波浪结构式轴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波浪结构式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滚针以及轴承内圈,所述轴承滚针置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所述轴承滚针垂直于端面方向上的侧壁为波浪式,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与所述轴承滚针分别接触的面为相应的波浪式。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轴承滚针上的最大直径与其最小直径相差的长度为轴承滚针最小直径的1/3至1/4;即波浪形外壁的起伏端与低谷端相差的长度为轴承滚针最小直径的1/3至1/4。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轴承滚针的长度小于轴承外圈的长度。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轴承滚针的长度小于轴承内圈的长度。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波浪式的轴承滚针上的波浪结构起伏高度相同。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内波浪结构式轴承,轴承滚针垂直于端面方向上的侧壁为波浪式,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与轴承滚针分别接触的面为相应的波浪式,波浪式的滚针分别于轴承外圈和内圈啮合,接触面积比以往的滚针式轴承更大,因此,摩擦力更大,并有着较好的啮合性,免去了以往轴承结构内的保持架,简化了结构,也可以有效防止滚针在长期的转动后偏离;
轴承滚针上的最大直径与其最小直径相差的长度为轴承滚针最小直径的1/3至1/4,这是为了保证滚针的稳定性,即滚针的外壁的起伏度越大,与轴承圈的摩擦也越大,长期在摩擦力过大的工作环境下,滚针会发生扭曲形变,影响轴承的正常转动;
轴承滚针的长度小于轴承外圈的长度,轴承滚针的长度小于轴承内圈的长度,这种波浪形外壁的轴承滚针在长期的转动使用后会有磨损,其滚针与轴承圈的相互啮合性会下降,出现轴向方向的松动,轴承滚针的长度小于轴承外圈和内圈的长度,这样滚针在松动后也不会偏移出轴承的端面;
波浪式的轴承滚针上的波浪结构起伏高度相同,相同的起伏高度不但可以简化制造工艺,还可以使轴承圈厚度相对一致,稳定轴承圈的刚性。
本发明的一种磨床用外圆打磨装置,轴承滚针的外壁为波浪形的设计,结构简单,啮合性好,更加耐用,不再需要保持架固定滚动体,减小了自身重量,运用广泛,适合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轴承外圈,2-轴承滚针,3-轴承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如图所示,一种内波浪结构式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滚针2以及轴承内圈3,所述轴承滚针2置于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3之间,所述轴承滚针2垂直于端面方向上的侧壁为波浪式,所述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3与所述轴承滚针2分别接触的面为相应的波浪式。
所述轴承滚针2上的最大直径与其最小直径相差的长度为轴承滚针2最小直径的1/3至1/4。
所述轴承滚针2的长度小于轴承外圈1的长度。
所述轴承滚针2的长度小于轴承内圈3的长度。
所述波浪式的轴承滚针2上的波浪结构起伏高度相同。
本发明的一种内波浪结构式轴承,其滚针外壁波浪式的圆角弧度一般为R1-R5(cm)的尺寸,滚针长度一般在5cm-20cm,滚针一般具有3-6个波浪皱褶,这样可以保持良好的金属结构不易发生金属疲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捷德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捷德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4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驱动级程序的APT预防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超重型刮板输送机用阻链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