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草甘膦废料与黄磷尾气联产聚磷酸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5204.X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1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周曙光;詹波;朱建民;秦龙;祝小红;姜玲;汪欢;佘慧玲;刘春杰;季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30 | 分类号: | C01B25/30;B01D53/78;B01D53/50;B01D53/46;B01D5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甘膦 废料 黄磷 尾气 联产 磷酸盐 方法 | ||
1.一种草甘膦废料与黄磷尾气联产生产聚磷酸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装置中将黄磷尾气充分燃烧并与空气形成高温气体,草甘膦废料通过喷淋雾化形成液滴或颗粒与黄磷尾气燃烧形成的高温气体逆向接触,吸收P2O5、SO2、SO3等气体,并束缚草甘膦废料分解所产生的氨气,形成磷酸(铵)盐、硫酸(铵)/亚硫酸(铵)盐,回收黄磷尾气中的P、S元素资源,净化燃烧尾气,并利用新生成的磷酸(铵)盐、硫酸(铵)盐、亚磷酸(铵)盐和草甘膦废料进一步高温氧化聚合制得聚磷酸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甘膦废料为草甘膦生产过程中及其中间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氮有机磷废料或副产物,包括甘氨酸法草甘膦制备所产生的母液,或者IDA法草甘膦制备所产生的母液,或中间体双甘膦制备所产生的母液,或者上述三种母液分别经过预处理后所得的物料,或其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磷尾气为黄磷生产中所产生的含CO80~95%,总硫0.5~5.0g/m3,总磷0.5~5.0g/m3和其它一些杂质的尾气,或其经过净化除去砷、氟等杂质后的尾气。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草甘膦废料喷淋雾化吸收位置在黄磷尾气燃烧形成的高温气流下游,且距离燃烧点30厘米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高温气体温度为400-1100℃,优选500-800℃。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中所述燃烧点和喷淋雾化器至少各一个,优选两个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磷尾气可以与其他燃料混合燃烧产生高温气体,或黄磷尾气燃烧高温气体与其他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混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合磷酸盐是指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或其它聚磷酸盐及其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52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