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快速对焦的音圈马达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5712.8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5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田剑彪;王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光大芯业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3/00 | 分类号: | H02P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312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快速 对焦 马达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圈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音圈马达驱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实现快速对焦的音圈马达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子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对照相装置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比如说手机拍照的速度和清晰度。要实现更清晰、更快的拍照就要缩短驱动马达的对焦时间。目前用在手机上最多见的对焦驱动是VCM(音圈马达),VCM的工作原理是给一个置于磁场空间的线圈一个驱动电流,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线圈带动镜头发生位移直到镜头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并且稳定后即完成了对焦,可以完成拍照。对焦稳定的判断标准是VCM的机械谐振位移量达到小于某个指标,对于更高像素的照相设备来讲对焦稳定后的机械谐振位移量要求更小。比如说5KK像素的照相装置对焦稳定的机械谐振位移量要求小于10um,而对于8KK像素的照相装置对焦稳定的机械谐振位移量要求小于5um。
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驱动方式:直接驱动方式(驱动器控制电流以最快的速度达到目标值)、线性驱动方式(驱动器控制电流以一定的斜率上升达到目标值)、双电平驱动方式(驱动器控制电流分两步达到目标值,每步上升一半,并且这两步上升电流的时间间隔与VCM的共振周期错开)等等。直接驱动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VCM会发生严重的机械谐振,导致马达稳定时间过长,达不到更快对焦速度和更清晰拍照的目的;线性驱动方式虽然较好的解决了直接驱动方式遇到的机械谐振问题,但是其本身的驱动控制时间又较长,所以也不能很好的达到更快对焦速度和更清晰拍照的目的;双电平驱动方式是一个直接驱动方式和线性驱动方式折中的方法,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VCM驱动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这种技术必须解决两个问题:1.马达驱动电流上升的控制时间要短;2.驱动达到目标位移后不能有大的机械谐振。这两点问题的解决方案正是本发明所要公开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既可以将音圈马达的驱动电流快速增加到目标值、同时不会带来大的机械谐振位移量、具有更广泛应用范围的实现快速对焦的音圈马达驱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现快速对焦的音圈马达驱动方法具有如下构成:
该实现快速对焦的音圈马达驱动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析对焦信号确定所述的音圈马达的目标驱动电流;
(2)计算目标驱动电流/2N的值至目标驱动电流/2N的值等于最小一位的驱动电流,(N=1,2,3……);
(3)按照目标驱动电流/2N作为驱动电流的上升的步进值分N步增加驱动电流至目标驱动电流。
较佳地,所述的计算目标驱动电流/2N的值至目标驱动电流/2N的值等于最小一位的驱动电流,包括以下步骤:
(21)计算目标驱动电流/2N的值至目标驱动电流/2N的商数等于最小一位的驱动电流并判断目标驱动电流/2N的值是否存在余数,如果不存在,则继续步骤(3),否则继续步骤(22);
(22)记录目标驱动电流/2N的余数。
更佳地,所述的按照目标驱动电流/2N作为驱动电流的上升的步进值分N步增加驱动电流至目标驱动电流,包括以下步骤:
(31)判断目标驱动电流/2N的值是否存在余数,如果是,则继续步骤(32),否则继续步骤(33);
(32)按照目标驱动电流/2N作为驱动电流的上升的步进值分N步增加驱动电流并在第N步补入余数增加量至目标驱动电流;
(33)按照目标驱动电流/2N作为驱动电流的上升的步进值分N步增加驱动电流至目标驱动电流。
采用了该发明中的实现快速对焦的音圈马达驱动方法,这种驱动方法既可以将驱动电流快速增加到目标值,大大缩短音圈马达驱动电流上升的控制时间,驱动达到目标位移后又不会带来大的机械谐振位移量,是音圈马达驱动控制的理想选择,方法应用简便,具有更好的优越性,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现快速对焦的音圈马达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现快速对焦的音圈马达驱动方法与现有技术的驱动方法的驱动电流变化的对比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光大芯业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光大芯业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5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驱动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及步进电机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