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卸压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6020.5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吕有厂;代志旭;康勇;王晓川;陈建忠;王峰;高建成;仝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467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防治 冲击 地压 方法 | ||
1.一种二次卸压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1)根据煤岩体地质状况确定欲卸压区域和冲击地压类型;
2)对欲卸压区域施工钻孔,根据冲击地压类型在钻孔中利用水射流对煤岩体进行割缝;
3)通过钻孔进行松动爆破,起爆后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沿着缝槽方向传播,使煤层产生足够多的裂隙,达到卸压的目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割缝的前后进行通孔,将钻孔中岩粉煤渣清理干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缝的具体方式为:
对构造型冲击地压,采用在巷道周边煤岩体内沿钻孔轴向切槽和径向割缝相结合的割缝方式进行施工,使巷道围岩均匀卸压,并形成网格化缝槽群;
对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进行径向水射流割缝,使集中应力往缝槽端部转移,通过不同的割缝钻孔布置方式区域卸压;
对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采用在深部煤岩体区域径向割缝,使集中应力向深部转移,从而减小该塑性区域承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水射流对煤岩体进行割缝时,采用的高压水压力为25~35MPa;径向割缝半径为0.5~2m,径向割缝厚度为2~4mm;轴向切槽深度为0.5~2m,轴向切槽宽度为2~4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割缝孔的排与排之间呈梅花形布置,每排割缝孔间距为15m~25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的具体方法为:
a)装药:将药卷及起爆雷管按照设计方案送入钻孔,采用不耦合装药和正向引爆方式;
b)封孔:使用黄泥和黄沙封孔,并保证起爆系统完好;
c)爆破:采用电力起爆系统起爆,起爆后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沿着缝槽方向传播,使煤层产生足够多的裂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封孔黄泥长度为2~4m,黄沙段长度8~12m;聚氨酯的长度为0.5~0.8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VC管中装入黄沙,形成黄沙段,每段PVC管长1~3m,共5~10段。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药的长度不低于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60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矩形盾构机土压平衡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光学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