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触摸手感及穿着舒适感的客观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6244.6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3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和;张晓夏;岳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36 | 分类号: | G01N33/36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触摸 手感 穿着 舒适 客观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织物触摸手感及穿着舒适感的客观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穿着服装时是否舒适,受服装、环境和人体等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是服装舒适性的重要反映,同穿着者的心理感觉和健康密切相关,甚至影响其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若穿着不适,会加重疲劳。织物的手感和舒适感属于主观现象,是服装、环境、人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获得主观感觉的唯一方法是应用主观评价技术。现在国内对织物的触摸手感及穿着舒适感一直采用主观评价方法。
目前对织物的触摸手感及穿着舒适感的主观评价方法是:将织物的触摸手感分为数个等级,从柔软到硬挺、从光滑到粗糙分为几个等级,然后多个测试者对织物进行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得到主观评价结果。但主观评价结果几乎完全依赖于人的主观公正性,其次人的观点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想要获得令人满意的精确度,需要大量的测量值,另外,主观评价所获数据存在不一致性,因为个人的反应受大量心理、生理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触摸手感及穿着舒适感的客观评价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织物触摸手感及穿着舒适感采用主观评价而存在评价结果差异大的问题,最终的目的在于通过与检测仪器相连接就能得到织物的触摸感及穿着舒适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触摸手感及穿着舒适感的客观评价方法,其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人的头皮与脑电系统测试仪器相连接,人体接触目标织物,记录大脑皮层电位;
第二步,将目标织物的物理属性分为等级,从柔软感-硬挺感、光滑感-粗糙感、厚重感-轻薄感划分为分数制,被试着触摸目标织物后,对织物评价给分;
第三步,根据被试者触摸目标织物的脑电数据及手感评价得分,将所有被试者对同一块织物的评价分组,手感评价得分一致的归入一组,对组内的脑电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作为织物手感的客观评价维度,得到人体接触目标织物时的脑电数据波形图与织物触摸感、舒适性的对应关系;
第四步,将建立好的脑电数据波形图作为标准,此后人体与脑电系统测试仪器相连接,人体接触织物后,将输入到仪器里的脑电数据进行处理,并与建立好的标准脑电数据波形图相对比,得到织物的客观评价标准。
优选地,评价触摸手感采用的人体接触部位为五指的指腹部位,触摸时间为2-30秒。
优选地,评价穿着舒适感采用的人体接触部位为肩部、背部、大臂前侧、小臂背侧、小臂腹侧等部位,将这些部位皮肤与织物接触摩擦,摩擦时间为5-10秒,用于模拟服装穿着过程中织物与皮肤的交互作用。
优选地,所述脑电系统为Neuro-scan脑电仪系统,选用32导联电极帽,记录大脑皮层电位。
优选地,所述Neuro-scan脑电仪系统采样率为500~1000Hz,滤波范围为0~200Hz。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织物触摸手感及穿着舒适感的客观评价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Neuro-scan脑电仪系统作为评价织物触摸手感及穿着舒适感的客观评价方法,首先建立评价织物触摸手感、舒适感与人体接触脑电仪系统时产生的脑电波的对应关系,在随后的测验中就可直接将该脑电仪系统与人体相连,通过读取人体触摸到织物时的脑电波,与之前建立的标准相对比,得到织物的触摸手感和穿着舒适感,由此客观的评价织物的触摸手感及穿着舒适感,避免主观评价带来的差异性,避免多次大量重复的测量,使评价方法更加简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试验者一摸真丝织物测出的脑电波图。
图2是试验者一摸涤纶织物测出的脑电波图。
图3是图1中左侧位置脑电波局的电极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右侧位置脑电波的波幅局部放大图。
图5是试验者二摸真丝织物的脑电波图。
图6是试验者三摸真丝织物的脑电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6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