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演混凝土绝热温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6731.2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6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昱;李庆斌;徐峥;高鹏;王毅;苏军安;梁国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演 混凝土 绝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取混凝土绝热温升的方法,特别涉及获取混凝土放热后期的绝热温升。
背景技术
绝热温升关系到大坝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一项重要性能。目前一般只进行28d龄期的绝热温升试验,仪器的绝热室要达到绝热试验条件,即胶凝材料的水化热不散发到外界环境。试件表面是裸露的,绝热室温度要跟踪混凝土试样中心温度,相差不大于±0.1℃。随着龄期的增长,二者温度差值导致的热量累积损失随之变大,因而难以保证试验精度。
在该试验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形成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在混凝土试件外面包裹保温层,其他步骤依然按之前的试验方法进行,由于有了保温层,降低了等效散热系数,即使热量累计损失稍大一些,对混凝土温升的影响也小得多。保温层导热系数越小,厚度越厚,试验精度越高。该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误差,但无法完全阻止混凝土散热,在龄期较长时也不能够很好地反映混凝土后期放热过程,试验精度依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演混凝土绝热温升的方法,通过测量散热过程中的混凝土的温度反演绝热温升,使其可以更精确地获取绝热温升,并能较好地反映出混凝土后期的放热过程,更符合工程实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反演混凝土绝热温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制作圆筒式空心模具,在空心模具下部铺设一层保温材料[2],用来模拟径向一维散热,同时在模具四周分别铺设保温材料,厚度为下部保温材料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用来减缓散热速率;
2)浇筑混凝土至空心模具中间高度时,模具内沿径向布置并固定多个温度传感器[3];
3)继续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在模具上部铺设与下部相同厚度的保温材料,立即放入养护室中养护;
4)使用温度采集模块每隔固定时间Δτ采集混凝土内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
5)利用差分方法计算温度场,将模具内的混凝土分成多个薄圆环层,圆环圆心均为模具圆心,每层厚度设为h,试取出相邻三层中同一径向且相邻两点间距为h的i-1,i,i+1三点来分析,三点到圆心距离依次增大,由热传导方程及径向一维散热得到下式:
b=aΔτ/h2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6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