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塑封膜上形成防伪标识的方法及其防伪标识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87096.X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2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琪;储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得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59/00;B29C3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封 形成 防伪 标识 方法 及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封膜,特别是一种在塑封膜上形成防伪标识的方法及其防伪标识模具。
技术领域
塑封膜又称护卡膜,过胶膜。是用来将纸张进行塑封的材料。使用前,根据需塑封的纸张大小选择合适的塑封膜,目前市面上有出售各种标准规格的塑封膜,如A4、A6等大小。将需要被塑封的纸张平整的夹在塑封膜两层的中间,将其用塑封机加热。加热后,需塑封的纸张被塑封膜密封包住(因塑封膜两层相对的表面有胶质,加热后会粘合),使得其能够一定程度的防水,加长使用寿命。塑封资料页时,需先将塑封膜分开,将资料页夹在中间,使塑封膜的涂胶面面对资料页,然后将塑封膜合上,从前向后送入塑封机中加热,经前后胶辊对压后,从后出料口出来,从而达到塑封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塑封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申请人是目前国内领先的塑封膜生产厂家,经常发现有假冒申请人产品在市场上销售,而市场上销售的现有产品均没有防伪标识,客户投诉后很难判断客户投诉产品是否为申请人所生产的的产品,从而给公司和客户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塑封膜上形成防伪标识的方法及其防伪标识模具,该方法在塑封膜产品生产成型前将防伪标识痕迹留在塑封膜上,而在塑封膜使用过程中,经过塑封机热压后即可消失,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和表观,又可以起到防伪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在塑封膜上形成防伪标识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塑封膜的生产过程中,将生产塑封膜最外层热熔胶层的料膜穿过一个防伪标识模具,该防伪标识模具由上模具与下模具构成,上、下模具按时间规律合模,该防伪标识模具的加热温度为50℃-90℃,且模具与料膜之间压力在0.3-0.5Mp,合模时,料膜经过时受到模具的烫压,在单面产品上留下防伪标识。
上述热熔胶层的料膜材料为EVA、EAA、EMA、HDPE、LDPE、LLDPE其中一种。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在塑封膜上形成防伪标识的专用模具,其包括相互匹配的上模具与下模具,其中上模具的平面上安装有图案块。
本发明巧妙的利用了热熔胶(EVA、EAA、EMA、HDPE、LDPE、LLDPE)的融化点,采用物理的方法产生了烫压痕迹,即防伪标识,而在产品正常使用时,热熔胶经加温加压完全融化,之前所留防伪标识一并融入到了胶层中消失,从而达到既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和表观,又起到防伪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形成防伪标识的专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现有设备中增加一套防伪标识机构,生产过程中将料膜穿过防伪标识模具,设备启动防伪标识模具结构联动,从而完成在线防伪标识的制作。如附图1所示,料膜1从下模具2和上模具3中间穿过,正常使用时下模具2不动,上模具3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其速度和往复频率与设备4同步,模具3上安装着温度50℃到90℃图案块,料膜1经过时(EVA、EAA、EMA、HDPE、LDPE、LLDPE)受到上模具3的烫压,从而在单面产品上留下防伪标识,经过设备4后两片合在一起为后续出产品做好准备,上模具3每重复一次动作就在料膜1上烫压出一个商标花纹图案。
整个机构的模具驱动是通过一台伺服控制器和一只绝对值编码器构成,编码器采集到现有设备的速度和动作起点,反馈给控制器经过计算后发指令给伺服驱动器从而完成整个烫压过程,本发明的烫压机构是和现有设备理论计算误差0.03mm每分钟。而单套护卡膜产品精度要求一般都在0.1mm左右。可以认为本机构和原来设备是完全同步,从而保证了防伪标识的位置一致性,同一模具烫压反复烫压保证了图案的统一性。对于模具制作,由于使用环境的特殊性,模具制作时雕刻深度需要大于4mm左右。由于本机构制作的标识不破坏产品的热熔胶层,也不破坏产品基层,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即进行塑封时图案完全融化消失,不影响正常使用。
本发明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得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得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70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时冷却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轻质墙板立模机用多功能插、拔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