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架递送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7733.3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5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R.斯拉札斯;J.A.洛伦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5 | 分类号: | A61F2/9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胡斌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递送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血管内植入物递送系统和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导管支架递送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动脉瘤和其他动静脉畸形之类的血管疾病和缺陷通常发生在大动脉的接合部附近,例如,大脑基底处的大脑动脉环中。随着动脉瘤的演变,它们通常形成为从血管壁突出的囊状动脉瘤并且具有颈部和穹窿部。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动脉瘤可形成为使受影响血管的横截面扩张的梭状畸形。
当动脉瘤和其他畸形位于关键组织附近或者无法随时到达畸形部位时,对其进行治疗就尤为困难。这两个难点对于颅内动脉瘤而言尤其如此。由于颅内血管周围的脑组织很敏感,因此手术治疗颅内脉管系统缺陷具有挑战性和危险性。
外科手术的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包括通过导管递送装置来进行血管内植入物(例如,管状、自扩张支架形式的闭塞装置)的血管内递送。在一个此类手术中,将血管内植入物保存在递送导管的远端中。将远端首先插入患者的非颅内脉管系统,通常为腹股沟的股动脉内,并且引导到动脉瘤。一旦导管的远端定位后,就利用导管内的按压表面来将支架朝远侧推进或按压穿过导管。随着支架的推进,其从导管露出并且在血管内的当前位置中自扩张。此类递送机构为仅按压型系统;递送机构将支架按压出导管,但支架不能在导管内沿着相反方向运动。
其他机构包括双缓冲器系统,其中支架在两个按压表面(支架的一个近侧表面和一个远侧表面)之间被径向压缩。当整个支架保持在导管内时,支架能够在导管内推进和回缩。然而,如果支架的远侧部分推进到导管的末端之外,则用于回缩导管的能力将丧失,因为支架的直径增大到超过最远侧缓冲器的直径。此时,该系统为仅按压型系统。另一种类型的递送机构需要特定结构被包括在支架的近端上。递送机构捕获支架的近侧部分上的结构,以使其能够推进和回缩。尽管可能有用,但在支架上提供此类结构不一定为可行的或实用的。
因此,仍需要能有效递送血管内植入物并且允许血管内植入物的较高操纵度的改善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便利且有效地部署支架的递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递送导管例如微导管、延伸穿过导管并且具有接合表面区域的芯线、和附接到芯线的捕获构件。捕获构件能够选择性地抓持支架,并且将其保持在捕获构件与芯线的接合表面之间的芯线上,使得支架可随着芯线的推进或回缩进行推进或回缩。接合表面区域和捕获构件通常可被配置成当支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导管的内腔内时来接合支架,并且当支架的任何部分均不在内腔内时来释放支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递送系统包括递送导管,所述递送导管具有内径和贯穿延伸的内腔。所述系统还包括芯线,所述芯线延伸穿过递送导管的内腔并且能够相对于递送导管运动。芯线具有小于递送导管的内径的外径、以及位于芯线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接合表面区域。捕获构件设置在递送导管内,并且在接合表面区域近侧的位置处附接到芯线。捕获构件具有至少一个压缩构件,所述压缩构件被偏置成非捕获取向,并且被配置成通过压缩力取向成与接合表面区域对齐的捕获取向。所述系统还可具有设置在递送导管内并且围绕芯线的可选择性部署的支架。支架具有大于芯线外径的内径、以及能够在松弛状态外径与小于松弛状态外径的压缩状态外径之间变化的外径。支架被配置成使其近侧部分固定在接合表面区域和捕获构件之间,并且能够在支架的近端设置在递送导管内时相对于递送导管沿着近侧方向和远侧方向运动,并且支架在捕获构件处于非捕获取向时从接合表面区域和捕获构件释放。
芯线的接合表面区域可为表面特征、较高摩擦力区域、和较低硬度区域中的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表面特征选自齿状物、倒钩、和栓。捕获构件可包括一对相对的钳口,其中相对的钳口在非捕获取向中打开并且在捕获取向中闭合。钳口能够因受到递送导管内径的约束而运动到闭合、捕获取向。钳口能够在钳口不受递送导管约束时,例如在钳口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超过递送导管的远端时运动到打开、非捕获取向。钳口能够通过芯线相对于递送导管的运动而在捕获取向和非捕获取向之间运动,使得钳口在设置于递送导管内时处于捕获取向,并且在位于递送导管远端的远侧时处于非捕获取向。当支架固定在接合表面和捕获构件之间时,可将支架推进到递送导管的远端之外并且相对于递送导管回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普伊新特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德普伊新特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7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