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在两个相区分的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功能元件的承载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7851.4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9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B·贝苏蒂;M-C·巴拉塔;C·鲁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马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29/00 | 分类号: | G04B29/00;C04B35/1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秘凤华,吴鹏 |
地址: | 瑞士勒***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两个 区分 面上 第一 第二 功能 元件 承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钟表的承载件(bearing),尤其是涉及一种包括在两个相区分的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功能元件的承载件。
背景技术
已知由单晶氧化铝通过减小粗坯的体积来制造承载件。然而,一旦第一面被(机)加工以形成第一功能元件,就会因为由加工第一面引起的易碎性而变得非常难以在另一面上形成第二功能元件。
因此,即使在另一面上形成了几何形状受限的第二功能元件,废品率也是非常高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包括在两个相区分的面上的、具有广泛的几何形状的第一和第二功能元件的承载件和一种极大地降低了废品率的制造方法来克服全部或部分前述缺陷。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承载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由处于粘合剂中的陶瓷基粉末形成陶瓷前驱体(precursor);
b)采用上模具和下模具压制陶瓷前驱体,以形成将制成的承载件的生坯,所述生坯具有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功能元件的顶面和底面,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功能元件之间留有一定的材料厚度;
c)烧结生坯以形成陶瓷体;
d)在陶瓷体中形成通孔以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功能元件。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承载件的每一面因此可直接地形成为在每一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功能元件,甚至以非常广泛的方式,即,即使每一面上具有大体相同的区域,也不会导致过高的废品率。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有利特征:
-每个所述功能元件的最大截面在所述孔的截面的1.5至5倍之间;
-所述陶瓷基粉末包括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或金属碳化物;
-所述陶瓷基粉末包括氧化铝并且可能包括氧化铬;
-每个模具包括意在形成不同的功能元件的至少一个印模(stamp);
-所述至少一个印模包括球形的和/或圆锥形的和/或平行六面体形的表面;
-步骤b)是通过在壳体中将上模具和下模具相互移动而实现的;
-步骤c)包括热解;
-该方法包括精加工承载件的最终步骤,精加工承载件可包括磨光和/或擦光和/或抛光。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根据任何前述变型的方法获得的并且包括由孔穿过的烧结的陶瓷体的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体具有顶面和底面,每个面均包括与所述孔相通的功能元件。每个功能元件的最大截面可以是孔的截面的1.5至5倍。
特别地,所述承载件可安装在钟表机芯的主机板或桥夹板上,或者形成钟表机芯的主机板或桥夹板的全部或一部分。
附图说明
其他特征和优点会从下文的描述中清楚地显现出来,所述描述是参照附图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给出的,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双作用压机的示意图;
-图2至5是根据本发明的模具的变型;
-图6至7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承载件的不同制造步骤的示意图;
-图8和9是根据本发明的两种示例性承载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文所述,本发明涉及一种旨在与枢轴接触以使得枢轴能够以最小摩擦旋转运动的承载件。由此清楚的是,本发明可形成用于可旋转安装的元件的承载件的全部或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所述承载件意在安装在钟表机芯的桥夹板或主机板中,或者形成钟表机芯的主机板或桥夹板的全部或一部分。然而,本发明决不限于钟表学领域,并且可应用于相对于承载件可移动安装的任何元件。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所述承载件包括烧结的陶瓷体,所述陶瓷体被孔穿过,所述孔意在接纳枢轴,所述枢轴还被称为耳轴(trunnion)。根据本发明,陶瓷体有利地包括顶面和底面,该顶面和底面均包括至少一个与孔连通的功能元件。
图8和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两个示例性承载件1和11。图8的承载件1具有总体为环形的体部2,该体部2包括优选居中的孔3,该孔3在顶面4和底面6之间开口。有利地根据本发明,孔3与在顶面4上的形成第一功能元件8的基本球形的凹部5相通。在图8中可见的示例中,第一功能元件8远离孔3逐渐张开至最大截面,该最大截面是孔3的截面宽度的大约4.5倍以上。此外,孔3也可与在底面6上的形成第二功能元件10的大体圆锥形的凹部7相通。在图8中可见的示例中,第二功能元件10远离孔3逐渐张开至最大截面,该最大截面是孔3的截面宽度的大约2倍以上。还注意到,体部2的围绕孔3的壁具有橄榄形切口,该切口意在将与枢轴的接触降至最低并且同时还有助于任何润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马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柯马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7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