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拉力支撑的外贴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8420.X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春;惠怡;张爱林;赵亮;孙勇;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力 支撑 钢板 混凝土 组合 剪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带拉力支撑的外贴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世界上采用钢板剪力墙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的建筑共有二十多幢,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日本等地震高烈度区。自从1970年日本钢铁公司将钢板剪力墙应用于建筑中以来,钢板剪力墙的发展已有40多年。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由内嵌钢板和边缘构件组成,边缘构件包括边缘梁和边缘柱。内嵌钢板通常与边缘构件连接构成抗侧力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可视为固定在地面上的悬臂梁。
按照内嵌钢板的厚薄,钢板剪力墙可分为厚钢板剪力墙和薄钢板剪力墙;按照钢板表面是否加肋,钢板剪力墙可分为加劲肋钢板剪力墙和非加劲肋钢板剪力墙;按照钢板表面是否开缝,钢板剪力墙可分为开缝钢板剪力墙和不开缝钢板剪力墙;按照钢板侧面是否布置内嵌混凝土板,钢板剪力墙可分为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普通钢板剪力墙。薄钢板剪力墙尽管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它较易屈曲。其他形式的钢板剪力墙大多以阻止钢板的平面外变形为目标,让钢板尽可能的保持在平面内工作来消耗更多的能量。
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中附录四规定,为防止钢板剪力墙发生剪切屈曲,应以钢板的剪切屈曲承载力作为其极限承载力,或通过对钢板加劲使其屈服之前不发生屈曲。事实上,以上两种方式都偏于保守且造价比较高,不利于钢板剪力墙的发展和应用。随着国内外对钢板剪力墙研究的深入,钢板剪力墙的屈曲后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钢板剪力墙在屈曲后仍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良好的延性以及稳定的耗能能力。充分利用钢板剪力墙的屈曲后强度不仅可以使结构获得良好的抗震性能,而且可以显著降低用钢量,降低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拉力支撑的外贴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目的在于,克服薄钢板剪力墙因过早屈曲而不能充分发挥钢材的强度和延性的缺点,提高了钢板剪力墙的平面外稳定和极限承载能力,充分发挥了钢材的优势。
不设拉力支撑的薄钢板剪力墙,当荷载作用时,内嵌钢板发生屈曲并形成拉力带,这样锚固在框架上的拉力场对边柱会产生较大的附加弯矩,增加了柱子的稳定负担。所以拉力支撑的设置,能够承受外荷载作用,避免增加柱子的负担。内嵌混凝土板外贴钢板的设置,使墙体能充分发挥其抗剪承载力。而且钢板墙仅与框架梁连接,由于墙板不必贯通整段梁跨,因此避免了四边连接钢板墙不能开洞的缺陷,而且在四周都设置边缘构件,这样能减少墙板与柱子脱开后,侧移刚度和承载力下降的幅度。所以能很好的作为抗侧力构件应用于多高层钢结构中。
传统的钢板剪力墙是通过在钢板上设置加劲肋来控制钢板剪力墙的平面外稳定,属于被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在钢板剪力墙上主动的施加预应力,来控制钢板剪力墙的平面外稳定,同时,预应力拉索可以在钢板剪力墙的拉力带方向承担一定的拉力,属于主动的控制方法。且钢板剪力墙只与框架梁相连,避免增加框架柱的负担。该发明的所有构件都可以在工厂加工,然后在实地装配,施工简单,降低造价,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纯钢板墙在比较小的荷载作用下,就发生局部屈曲,产生较大的面内变形,因此滞回曲线表现出明显的捏拢现象,钢板的耗能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内嵌钢板和单侧钢板组合剪力墙应用于建筑结构组要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混凝土位于钢板外侧,在大变形的情况下,混凝土板可能会发生开裂剥落,对钢板的约束作用大大减弱,使剪力墙在大震作用下的延性耗能能力大幅降低;2)混凝土开裂较难控制,裂缝外露难以避免,从而影响正常使用和耐久性。本发明提出的预应力外贴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1)混凝土填充于外侧钢板之内,能始终对钢板起到约束作用,而外侧钢板对内嵌混凝土同样有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内嵌混凝土板的承载力以及变形能力,使得剪力墙在大震作用下的延性及耗能能力大幅提高;2)外贴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构造简单,钢结构运输安装方便,施工简单;3)外侧钢板可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外露;4)外贴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滞回曲线形态饱满,表现出较强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84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