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云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9719.7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4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庞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五百年物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2 | 分类号: | G08B13/02;E02D29/14;G06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盖,尤其是一种智能云井盖。
背景技术
在电力、通信市政工程中都会使用到下水道井盖,传统的井盖多由铸铁制成,造价高,而且容易生锈,经常会因为井盖丢失造成井口无覆盖物,特别在晚上容易造成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为了防止井盖的丢失,市面上也出现了由复合材料制成的井盖,防止不法分子盗窃井盖,但是,不管是铸铁井盖还是复合材料井盖都会因为出现意外使得井盖与井圈移位,当然为了达到市政井盖的智能化管理,市政首先采用的是在马路边的视频监控方式,通过视频拍摄不法行为,但是在视频死角,偏僻地方的井盖多会丢失,防盗效果不是很好,进一步,为了放了达到防盗的目的,一些井盖厂家在井盖出厂时在井盖内安装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配合市政的监控系统,在井盖被盗,损坏,移位时,传感器向控制中心传送报警信号,控制中心指派相关的负责人员到出事地点进行处理,实现井盖的智能化管理,通过这种智能化管理快速地解决了井盖的各种意外(被盗、损坏、移位),虽然智能监控能指派市政负责人员迅速到达出事地点将井盖复位,但是现在所有的智能井盖在维护、监控上都存在一个缺陷,例如:如果井盖损坏,负责人员需要通知损坏井盖的出厂家的售后人员到达指定地点进行井盖更换或者维修,而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会采用不同型号不同种类的井盖,但市政负责人员并不知道出事地点井盖的出产厂家的具体信息,厂家的售后服务电话以及损坏井盖本身的尺寸、材质等信息,市政负责人员需要逐步去调查受损井盖的出产厂家,势必会给市政负责人员造成了诸多的麻烦,甚至因为找不到相关的维修人员,而耽误了井盖的维修或更换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云井盖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ID标识,维修以及更换方便快速,防盗效果好的智能云井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云井盖,包括设置在井盖内的倾斜移动传感器,电源、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数据通信模块以及总控制台,所述电源与微处理器和倾斜移动传感器连接,倾斜移动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与微处理器进行双向通讯连接,无线通信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与总控制台通讯连接,所述井盖内还设有抗金属RFID标签和抗金属RFID标签的自动读取设备,该自动读取设备分别与所述倾斜移动传感器和数据通信模块连接,抗金属RFID标签上设有唯一的ID标识,在总控制台的数据库中对ID进行管理,并对对应的ID标识赋予所在井盖的产权单位、联系人电话以及对应井盖的尺寸和材料的信息。
上述的一种智能云井盖,所述井盖和总控制台之间设有中继节点,中继节点安装在路灯杆上或沿途物体上。
上述的一种智能云井盖,在所述自动读取设备和抗金属RFID标签之间设有隔层,在所述倾斜移动传感器发生移动后,隔层自动打开,自动读取设备自动读取抗金属RFID标签的ID信息并通过数据通信模块传输到总控制台。
上述的一种智能云井盖,所述隔层通过与之连接的控制器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井盖挪动后,倾斜移动传感器发出报警信息,与此同时,RFID标签的自动读取设备自动读取RFID标签的ID信息,报警信息以及井盖的ID信息通过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数据通信模块、中继节点所形成的无线传感网络发送给总控制台,派出相关的负责人维修。该云井盖不仅具有传统井盖的监控报警系统,而且RFID标签对每个井盖赋予唯一的ID标识,在后台管理数据库中对ID进行管理,并对对应的ID标识赋予所在井盖的产权单位、联系人、电话以及尺寸等信息,便于市政相关负责人进行跟进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云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云井盖内各个模块和设备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控制器与自动读取设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控制器的驱动板上的模块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五百年物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五百年物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9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