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增效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0446.8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8 | 分类号: | C04B24/28;C08G63/6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2413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增效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属于水泥增效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增效剂是一种在水泥使用中常用的添加成分,其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常是提高水泥稳定性,能够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提高水化能力,从而节约水泥的用量。
在现有技术中,首先具有全无机配方增效剂,这种增效剂虽然降低了水泥的使用量,但产品强度不高,后期养护成本提高。然后还具有无机与有机配方混合的增效剂和全部配方为有机化合物的增效剂,这两种增效剂在产品原料上具有较高的成本,对于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同时,部分有机化合物配方中还有双键,在于水泥混合后可能会被氧化,则失去了增效剂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能够减少水泥用量的同时,提高水泥强度,产品原料简单易得,后期易于护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原料易得,增效功能强,在降低水泥使用量的同时,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是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备的:三乙醇胺60~80%,酒石酸5~10%,马来酸酐10~30%,再添加所述三种原料添加总质量的1~3%的辅助添加剂和所述三种原料添加总质量的4~8%的催化剂,所述辅助添加剂为具有支链的苯酚或苯二酚化合物,所述催化剂为具有支链的苯磺酸化合物;将上述原料混合后在80~90℃条件下反应2~4h,反应完成后进行分馏除去杂质得产品。
所述具有支链的苯酚或苯二酚的支链为C4-8的烷基支链。
所述具有支链的苯磺酸化合物的支链为C4-8的烷基支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使常规环境下混凝土中不能正常发挥功效的20~30%水泥充分水化。
2.节约原料水泥用量的10~15%,同时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3.混凝土后期护养方便,由于增效剂原料均为饱和键化合物,功能性明显,原料成本低,节约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三乙醇胺60份,酒石酸10份,马来酸酐30份,邻叔丁基苯酚1份,邻叔丁基苯磺酸5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温度控制在80~90℃条件下,反应2~4h,反应完成后进行分馏除去杂质得产品。
实施例2
三乙醇胺80份,酒石酸5份,马来酸酐15份,间叔丁基苯二酚3份,邻异戊烷基苯磺酸4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温度控制在80~90℃条件下,反应2~4h,反应完成后进行分馏除去杂质得产品。
实施例3
三乙醇胺70份,酒石酸8份,马来酸酐22份,正己烷基苯酚2份,正辛烷基苯磺酸8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温度控制在80~90℃条件下,反应2~4h,反应完成后进行分馏除去杂质得产品。
实施例4
三乙醇胺80份,酒石酸10份,马来酸酐10份,正己烷基苯酚1份,正辛烷基苯磺酸6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温度控制在80~90℃条件下,反应2~4h,反应完成后进行分馏除去杂质得产品。
实施例5
三乙醇胺78份,酒石酸6份,马来酸酐16份,间正己烷基苯二酚2份,对叔丁基苯磺酸7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温度控制在80~90℃条件下,反应2~4h,反应完成后进行分馏除去杂质得产品。
采用上述实施例1-5制备的增效剂加入C60的混凝土,首先制作基准样,记录基准样的坍落度,再制作规模相同的砼,在制作规模相同的条件下,适当降低水泥的添加量,但是要与基准样的坍落度保持基本相同,分别观察3天、7天和28天后的抗压强度数据。如表1。
表1:C60混凝土(单位:Kg)
从表1中可知,适当的减少水泥的添加量,如6~15%,在保持坍落度与基准样保持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抗压强度变化不大。
从上述实验中为例,还可以继续进行其他规模的混凝土强度测试实验,可以大致采用如下的公式进行实验,在选择相同规模的混凝土尺寸时,需要增加的石的重量=减少的水泥用量+减少的水的重量-需要增加的砂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0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