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路故障限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0873.6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0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肖立业;张志丰;邱清泉;李耀华;马韬;周薇薇;许熙;靖立伟;朱志芹;张国民;戴少涛;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路 故障 限流 | ||
1.一种短路故障限流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短路故障限流器包括第一电抗器(L1)、第二电抗器(L2)、双分裂电抗器(M)、电容器(C)和开关(K);其中,双分裂电抗器(M)由第一绕组(L01)和第二绕组(L02);双分裂电抗器(M)的第一绕组(L01)与开关(K)串联后,与第二绕组(L02)并联,再与电容器(C)并联,并联电路与第二电抗器(L2)串联,整个串并联电路与第一电抗器(L1)并联;其中,第一电抗器(L1)、第二电抗器(L2)与第一连接点(A)相连;双分裂电抗器(M)的第一绕组(L01)和第二绕组(L02)、电容器(C)和第二电抗器(L2)与第二连接点(B)相连,开关(K)、第一电抗器(L1)、双分裂电抗器(M)的第二绕组(L02)和电容器(C)与第三连接点(D)相连;交流电源(Uac)连接在第一连接点(A)与地之间,断路器(SW)和负载(RL)串联后连接在第三连接点(D)与地之间构成短路故障限流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故障限流器,其特征是:双分裂电抗器(M)由第一绕组(L01)、第二绕组(L02)和铁芯(Core)组成;其中,第一绕组(L01)和第二绕组(L02)匝数相同、异名端相连、磁通方向相反。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短路故障限流器,其特征是:电网稳态时,开关(K)处于断开状态,双分裂电抗器(M)的第二绕组(L02)与铁芯(Core)的感抗远大于电容器(C)的容抗,并使第二电抗器(L2)和电容器(C)处于串联谐振状态,谐振阻抗为零,限流器对电网不造成影响;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电网电流迅速增大,流过第二电抗器(L2)、第二绕组(L02)和电容器(C)的电流均迅速增大;当电网电流大于阈值时,开关(K)闭合,随着第一绕组(L01)电流快速增加,第一绕组(L01)第二绕组(L02)的电流相等、磁通方向相反而抵消,使得双分裂电抗器(M)的阻抗减小到几乎为零,对电容器(C)形成短路,从而使得第二电抗器(L2)和第一电抗器(L1)形成并联关系来共同限流。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故障限流器,其特征是:双分裂电抗器(M)由第一绕组(L01)和第二绕组(L02)组成;第一绕组(L01)由左侧外绕组和右侧内绕组串联组成;第二绕组(L02)由左侧内绕组和右侧外绕组串联组成,左侧内绕组和左侧外绕组同轴内外嵌套,且内外绕组绕制方向相反、匝数相同;右侧内绕组和右侧外绕组同轴内外嵌套,且内外绕组绕制方向相反、匝数相同;所述的第一绕组(L01)和第二绕组(L02)匝数相同、异名端相连、磁通方向相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故障限流器,其特征是:开关(K)是快速合闸开关,或是反并联晶闸管组,或是可控间隙,或是避雷器,或是快速合闸开关、或是饱和电抗器,或是反并联晶闸管组、可控间隙和避雷器的并联组合,或是快速合闸开关、反并联晶闸管组和避雷器的并联组合,或是反并联晶闸管组、可控间隙和避雷器的并联组合,或是饱和电抗器与快速合闸开关、反并联晶闸管组和避雷器的并联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08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音箱壁挂支架
- 下一篇:一种开槽式支撑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