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共汽车交通组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91430.9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1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保税区攀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共汽车 交通 组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领域,尤其涉及公共汽车交通组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公交线网规划多以直达乘客量最大(即换乘次数最少、运送量最大)为主要目标,依据这个目标布设的传统公交线网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公交线路多数里程长且绕行多,加上其它因素的叠加影响,公共汽车运行与调度均容易偏离计划,导致到达站点时间不可预期、全程运行时间显著拉长,影响公众出行;二是公交线网布设不合理,部分路段超过5条以上的公交线路重叠冗余,相互影响且易引起局部交通拥堵特别是在公交车站及附近区域;三是线路多、车辆多,换乘复杂且不方便,闲忙不均导致运力浪费及造成出行不便。
地铁、轻轨、BRT 等大中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基本解决了通行速度等问题,但因其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不可能大规模建造,所以均采用“一路一线”模式。20 世纪后期,美国一些路网密度较大的城市开始尝试公交线路随直线布设的方法,后逐步演化为一条道路上布设一条公交线路。在此基础上东南大学张杰林等提出了常规公交线网“一路一线”布局模式,可减少线路重复和绕行等,并可结合交通控制系统进行来提高通行速度。这种模式的缺陷是换乘率高,且很少考虑客流分布规律而导致运力分配不合理,另外传统公交线网中存在的路径长加之通行易受其它影响导致时间均难以预计、公交场站规模不能满足需要且设计和布局不合理影响上下客和换乘效率、换乘不方便等问题依然存在。
计算机网络最小可以是两台计算机组成的点对点网络,最大可以是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小的网络任意两台计算机可以直接通信,大的网络中通信数据则通过路由协议计算的路径在各个网络节点间接力传送一步步接近直至到达目的端。计算机网络规划中所采用的划分子网区域、通过网络路由实现在主要节点间快速接力运输、关键链路一般采取冗余设计、一个节点或链路失效可以通过通过路由协议重新规划等方法完全可以用到公交线网规划及其它任何交通的组织中。在现有长途交通运输组织中,以城市为节点的交通组织与计算机网络非常类似,但其粒度太大,而公共汽车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必须考虑得更细,比如在覆盖率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对接与换乘等以满足公众不同的出行需求,这些则与计算机网络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因此需要根据公共汽车交通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在其它交通组织中也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公共汽车交通组织中影响公众出行、运营绩效不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共汽车交通组织方法,通过控制公交线路冗余程度、控制公交线路运行里程及推行换乘接力等措施进行改造和优化,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汽车服务的同时提升运营绩效。
本发明的一种公共汽车交通组织方法,相对于现行的公共汽车交通组织提高了公共汽车的周转使用效率和联动接驳效率,提高运行速度,充分的缩短等待时间和换乘时间,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公共汽车服务,同时,还可提高公共汽车本身的运输效率提升运营绩效。 本发明借鉴了计算机网络规划方法和“一路一线”模式等中的一些思路,以推行换乘接力为目标对现有公共汽车交通组织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具体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保税区攀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保税区攀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14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