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92018.9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4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高红霞;刘英莉;褚金龙;冯福民;白玉萍;孟春燕;高铁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场所 空气 粉尘 分散度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具体是一种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粉尘是指直径很小的固体微粒,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是工作场所最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其危害非常普遍,不仅直接导致尘肺等职业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增加,而且在粉尘达到一定浓度时还有粉尘爆炸的隐患,严重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破坏生产力资源,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粉尘危害的性质和程度取决于粉尘的特性,粉尘分散度就是粉尘的重要特性之一。
粉尘分散度是指空气中不同大小粉尘颗粒的分布程度,以数量和质量百分构成比表示,目前我国采用数量百分比表示。根据粉尘颗粒的直径分成<2μm,≥2~5μm,>5~10μm,>10μm 共4 个等级。空气中粉尘粒径较小的颗粒越多时,称为分散度高;反之,称为分散度低。分散度与粉尘被吸入机体的机会及其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有直接关系。分散度越高的粉尘,沉降速度较慢,被机体吸入的机会也就越多;而且分散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越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可见粉尘分散度是评价粉尘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对防尘设备的选型和效果鉴定,粉尘作业的环境管理,以及尘肺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卫生标准中粉尘分散度已被列入必测的检测项目
目前,国内外测定粉尘分散度的方法主要是滤膜溶解涂片法,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192.3—2007中,粉尘分散度测定的方法就是滤膜溶解涂片法。但是在实际测定过程中,按现行方法的测定结果重现性差,准确性低,不能真实反映该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实际情况。有研究表明同1份粉尘样本,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精密度)高达38%-60%,而此类方法要求相对标准偏差为11%,最多不能超过20%。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必须从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入手。
我国卫生标准GBZ/T 192.3—2007中,粉尘分散度测定包括以下3个步骤:
1.制备粉尘标本(推片)。
将采集有粉尘的过氯乙烯滤膜放入瓷坩埚或烧杯中,用吸管加入1ml-2ml乙酸丁酯,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制成均匀的粉尘混悬液。立即用滴管吸取1滴,滴于载物玻片上;用另一载物玻片成45°角推片,待乙酸丁酯自然挥发,制成粉尘标本。
2.目镜测微尺的标定。
将待标定目镜测微尺放入目镜筒内,用物镜测微尺在400-600放大倍率下进行标定,得到目镜测微尺每个刻度间距数值。
3.显徽镜观测。
在标定目镜测微尺所用的放大倍率下,用目镜测微尺随机地依次测定每个粉尘颗粒的大小,遇长径量长径,遇短径量短径。至少测量200个尘粒。算出粒径分别为<2μm,≥2~5μm,>5~10μm,>10μm的粉尘所占百分数。
不难看出在这3个步骤中,第2步目镜测微尺的标定环节,质量可以保证,因此第1步的制备粉尘标本(推片)和第3步中的显徽镜观测,成为决定粉尘分散度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分析这2步骤的影响因素可见:
1.推片步骤导致粉尘粒子分布不均匀:
“用滴管吸取粉尘混悬液1滴”,表明取液量是估计值,因为滴管的生产厂家不同、型号不同,1滴所代表的量在0.03ml-0.05ml之间不等;其次“用另一载物玻片成45°角推片”中的45°角也是估计值。因各人的推片手法不同,推出的片子质量不同,很难保证大小粉尘粒子分布均匀。倘若取液量多、推片速度快、推片角度大,则制成的粉尘标本偏厚,长度偏短,较大的粉尘粒子多集中于标本的尾部,较小的粉尘粒子多集中于标本的头部。
2. 选择测量的显微镜视野所在涂片的位置很难统一
“随机地依次测定每个粉尘颗粒的大小”,表示选择哪个粉尘颗粒进行测量是主观确定的,无法统一的;所选测量视野在涂片的位置也是随机的,无法统一的。而所选测量视野在涂片的位置不同,粉尘分散度结果不同。比如所选测量视野在涂片的头部偏多,因为较小的粉尘粒子多集中于标本的头部,则分散度偏高,反之分散度偏高。
3. 镜下无参照物,容易漏测和重复测量
由于显微镜视野中的粉尘颗粒很多,大小不等,又无参照物,极易造成视觉疲劳,故很容易漏测和重复测量。
综上所述,该方法人为影响因素过多,导致的误差很难控制,造成即使同一个样品,不同的人所做的结果不同,甚至同一个人两次所做的结果也相差很大。故急需研制简便易行、能够控制误差,准确性和实用性强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联合大学,未经河北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20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音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画面调整方法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