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油装置及其旋转碰撞滤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2228.8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0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晏建林;曹亚裙;梁雪斐;茅忠群;诸永定;刘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B01D45/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张一平 |
地址: | 3153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及其 旋转 碰撞 结构 | ||
1.一种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旋转碰撞滤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碰撞滤油单元包括上下错位倒扣的上滤板和下滤板,从所述旋转碰撞滤油单元的横截面看,所述下滤板包括基本横向设置的底板以及由该底板两端向上延伸的第三侧壁和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自该底板向上延伸的拦截壁;所述上滤板包括一倒扣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方的弧形顶壁,该弧形顶壁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且其端部高于所述的拦截壁,并且通过该端端部的切线与所述第二侧壁相交,该弧形顶壁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侧壁外侧且自其端部向下延伸有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与弧形顶壁连接处平滑过渡;从而,在所述上滤板和下滤板之间形成可容油烟通过的油烟通道,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构成该油烟通道的进风口端,而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弧形顶壁之间构成该油烟通道的出风口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旋转碰撞滤油单元之间共用所述的第一侧壁或者共用所述的第三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壁为圆弧形,其曲率半径为4mm~4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壁的圆心大致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点。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为3mm~18mm。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和弧形顶壁之间的最小间距为3mm~18mm。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壁的高度为2mm~15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壁的数量为一道,且其位于所述第三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中间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上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凸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三侧壁的上端端部和/或所述第三侧壁的中部。
11.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呈弧形,且自与所述第三侧壁连接的那一端至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那一端逐步向上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曲率半径为20mm~150mm。
13.一种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碰撞滤油结构的油烟过滤装置,设置在油烟机的进风处,其下方设置有带集油杯的导风板,外周设置有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设有旋转碰撞滤油结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油烟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碰撞滤油结构沿其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呈倾斜布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油烟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碰撞滤油结构的最低处设置有一连通各所述底板的导油槽,该导油槽的端部开设有通向所述集油杯的漏油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油烟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旋转碰撞滤油结构相对,所述集油杯设置在所述导风板的最低处。
17.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油烟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围绕并连接在所述上滤板四周的上框和围绕并连接在所述下滤板四周的下框,该下框嵌在所述上框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22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