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结构及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93681.0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3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商·悦工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6;F16M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壳体 结构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及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支撑和设置的壳体结构及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各式各样利于手持操作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迅速地发展,诸如各代各代系列电话装置、系列平板装置、系列平板、电话装置、或其它触控装置、数字相机、摄录像机、电子书阅读器、各代各代以及其它装置,上述装置大幅提升了人类在生活及事务处理上的便利性。
其中,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更是为众多可携式电子装置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项产品类别,多数智能型手机主要是一个大致呈矩形的平板结构,因此并不能独立地直立于桌面,若将其平放在桌面,则会因使用角度而造成使用者在观看与操作上的困难,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者用手托着或直接手持着。然而,现有智能型手机具有一定的重量,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长时间的用手托持,不但耗费力气,更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
另外,当智能型手机应用在其它使用情形如开车、运动、或是在其它环境中使用时所产生的固定问题,更大大降低了智能型手机所应具有的方便性。
因此,针对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多数的附加装置如支撑架或保护壳应运而生,提供可携式电子装置在使用时更高保护性或实用性,然而,目前现有机体保护外壳似乎没有同时考虑架设功能,使得可携式电子装置即使具有外壳保护,仍必须被平放桌面或手拿使用,对于使用者来说实属不便。
总而言之,目前当使用者需要长时间或是频繁更换地点地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就会暴露了壳体对于支撑需求的问题,影响了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便携性与应用范围。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固定结构并用于包覆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结构,以提供可携式电子装置较佳的应用性,已成为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固定结构并用于包覆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结构,以提供可携式电子装置较佳的应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结构包括背盖、支撑部以及支撑件。支撑部设置于背盖。支撑件可拆卸地组合于支撑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包括多个卡合件,以及位于相邻两个卡合件之间的多个卡合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包括卡合体。卡合体组合于卡合槽,以固定支撑部及支撑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框体以及透明薄膜。框体相对于支撑部而可拆卸地设置于该背盖。透明薄膜相对于背盖而设置于框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结构进一步包括密封部。密封部组合于背盖及框体。密封部与背盖及框体定义出音箱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支撑装置包括壳体结构以及外部支撑件。壳体结构包括背盖、支撑部以及支撑件。背盖包括第一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设置于背盖的周缘。支撑部设置于背盖。支撑件可拆卸地组合于支撑部。外部支撑件可拆卸地与支撑件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支撑件包括容置空间以及支撑本体。容置空间容置部分的支撑件。支撑本体连结容置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包括多个卡合件,以及位于相邻两个卡合件之间的多个卡合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包括卡合体。卡合体组合于卡合槽,以固定支撑部及支撑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框体以及一个透明薄膜。框体相对于支撑部而可拆卸地设置于该背盖。透明薄膜相对于背盖而设置于框体。
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结构及支撑装置,是通过在壳体结构的底部设置固定部,使壳体结构可通过固定部外接支撑件,固定部与支撑件通过各自的细部结构稳固地卡合,形成具有支撑能力的壳体结构。此外,通过与外部固定件可形成支撑装置,从而便利地设置于各种使用环境,有利于使用者在使用由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及其壳体结构所包覆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无须通过手托持,即可轻松地通过将壳体结构固定在使用环境中,长时间且轻松地操作电子装置。
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可通过壳体结构与外部支撑件之间可拆卸式地结合,故可在时常使用的环境的对象表面上设置外部固定件,而在活动时仅需携带壳体结构的部分,从而达到便利携带的目的。再者,由于在活动时无须携带外部固定件,因此在外部固定件的设计及材料的选用上可加强其材料的稳固性,也无需担忧外部固定件重量的问题,因此可进一步加强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图1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壳体结构的外观透视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壳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商·悦工坊有限公司,未经美商·悦工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3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