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绕线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4083.5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0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腾;王瑞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6 | 分类号: | H01F41/066;H01F41/082;H01F41/07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徐洁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线圈绕线装置,用以在一铁芯上卷绕线材,铁芯其上设有位于入线端凸缘部的多个焊接座,以及位于出线端凸缘部的多个焊接座,入线端凸缘部与出线端凸缘部间为供卷绕线材的卷芯部;包括:
一第一夹具,可受驱动而进行旋转并设有一第一夹口;第一夹具上设有多个挂线体以供线材绕挂;
一第二夹具,可受驱动而进行旋转,包括一夹座并在夹座前端设有一治具;第二夹具上设有挂线体供线材绕挂;该线材一端焊接于入线端凸缘部的焊接座,另一端可在该治具嵌置于该铁芯的出线端凸缘部二焊接座间的区间时,绕经该治具而转折线材牵引方向,贴靠该治具旁侧的出线端凸缘部的焊接座,并在该焊接座处形成焊接点;
所述第一夹具的第一夹口与第二夹具的治具共同夹持抵撑铁芯以同一旋转方向被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治具包括一位于治具前方的嵌顶部,该嵌顶部包括一凸设于治具座前方呈立设状的靠垫,以及横向凸设于该靠垫前方的嵌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具上的挂线体设于夹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具上的挂线体设于治具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具的治具与第二夹具上一载座间设有一弹性元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具的治具 上一微动座受夹座上的一镂空的微动区间所跨设,微动座之前后宽度小于微动区间前后宽度而形成余裕。
7.一种线圈绕线方法,用以在一铁芯上卷绕线材,包括:
提供一铁芯,其上设有位于入线端凸缘部的多个焊接座,以及位于出线端凸缘部的多个焊接座,入线端凸缘部与出线端凸缘部间为供卷绕线材的卷芯部;
提供一治具,位于该铁芯二焊接座间的区间;
使线材一端焊接于入线端凸缘部的焊接座,欲自出线端凸缘部的焊接座绕经的线材另一端,在该治具嵌置于该铁芯的出线端凸缘部二焊接座间的区间时,经由绕经该治具,而转折贴靠该治具旁侧的出线端凸缘部的焊接座,以供线材在该焊接座处形成焊接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铁芯绕线的夹持定位时进行以下步骤:
一置料步骤,将铁芯置于一第一夹具的一第一夹口与一第二夹具的一治具间;
一开夹步骤,将第一夹具开启使第一夹口扩大;
一推料步骤,驱动第二夹具前移,使该治具推移铁芯另一端入线端凸缘部进入第一夹具的第一夹口中;
一夹料步骤,使第一夹具夹扣铁芯进行适当紧度的夹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治具受弹性作用而在以前端对铁芯推移时提供一移距弹性。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绕程,由二条线材为一组先行由二挂线体绕挂而以约略平行方式入线经铁芯入线端凸缘部上的二焊接座,并在其上各受点焊形成二焊接点,然后在铁芯卷芯部上绕线,二线材分别由铁芯出线端凸缘部的二焊接座牵引经过,并 在其上各点焊形成二焊接点,其中,一线材以斜向绕经一治具后出线;
第二绕程,由另二线材为一组随后由二挂线体绕挂而以约略平行方式入线经铁芯入线端凸缘部上二焊接座,并在其上各受点焊形成二焊接点,然后在铁芯卷芯部上绕线,二线材分别由铁芯出线端凸缘部的二焊接座经过,并在其上各点焊形成二焊接点,其中,一线材以斜向绕经一治具后出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二线材出线后分别各经由二挂线体同一侧绕挂并一同转向另一侧。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线材完成铁芯卷芯部的卷绕而拟自出线端凸缘部出线时,其出线方法以如下步骤达成,包括:
一第一绕挂步骤,将线材自铁芯出线端凸缘部的焊接座的一端绕经一治具一侧的第一挂线部,将线材转折为贴靠该焊接座;
一第二绕挂步骤,将线材牵引往该焊接座另一端的该治具一侧的第二挂线部移靠,并使线材被牵引至一挂线体一侧;
一第三绕挂步骤,由该挂线体一侧将线材牵引至挂线体另一侧,而完成二线材出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40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