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孢菇高产生态栽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95201.4 申请日: 2014-03-17
公开(公告)号: CN103843585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1
发明(设计)人: 周桃英;王梓林;陈全胜;杨辉德 申请(专利权)人: 周桃英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38000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双孢菇 高产 生态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食用菌培养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孢菇高产生态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双孢菇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约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37.89%。其中我国总产量占世界第二位。数据显示,2001~2011年,我国双孢菇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139%,年均增长率达到177%,其中2011年的总产量达到2600万吨;2001~2011年,双孢菇出口量占食用菌出口总量的40.68%,出口额占食用菌出口总额的24.46%,2011年出口创汇28.39亿美元以上。发展双孢菇产业,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和增加出口创汇,都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国双孢菇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因素,制约着双孢菇产业的发展。与双孢菇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双孢菇优良品种较少、目前市场所使用的一些菌株表现出对温度敏感、对轮枝病侵染敏感,子实体丛生等现象,导致产、质量下降等退化表现。此外,在我国,占总产量90%以上的双孢菇由小规模农户生产,双孢菇一般生长在简易的塑料大棚或砖砌菇房内,生产绝大多数处于原始生产状态。而目前国外基本是采用全机械化模式进行。对比国外生产模式,我国双孢菇生产很大部分落后,单产不高、成本优势不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双孢菇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双孢菇作为典型的草腐类食用菌,其栽培离不开草类(稻草杆,麦秸、玉米杆等)栽培基质作为碳素的主要提供者,而畜禽粪便则作为其生长所需的氮素提供者。近年来,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养殖场呈急剧上升势头,由于环境法规不健全和资金短缺,在建场之初往往未考虑粪便处理问题。据测定,一个饲养10万只鸡的工厂化养鸡场,每天产鸡粪可达10吨,年产鸡粪达3600多吨。大 多数畜禽养殖场对粪便没有进行处理,这样畜禽粪便的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己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然而,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成为困扰养殖业持续发展的难题。 

湖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气候也适合双孢菇的生长。湖北省秸秆利用方式主要有粉碎还田、直接覆盖还田、堆沤还田、青贮饲料、生活燃料、生产沼气、就地焚烧、出售给企业等。其中秸秆还田是主要方式,而秸秆生产食用菌等秸秆的高效能利用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目前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及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客观上要求农业必须减少种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确保种养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这样就为发明双孢菇生态农业栽培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目前,双孢菇在湖北省只有部分地区零散栽培,而且栽培的品种混乱、大部分是由外地盲目引进,由于引种前没有做引种适应性试验,所引进的菌株不一定适合湖北省栽培,给很多栽培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造成栽培户栽培风险加大,经济效益下滑;此外,栽培方式多种多样,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不标准,致使产量不稳定,如目前多采用固体菌种发菌,而固体菌种的菌丝生长较弱,制备时间长,接种后发菌慢和生产周期长,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栽培管理的难度大,生物学转化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孢菇高产生态栽培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1.双孢菇高产生态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栽培季节 

栽培季节是7月下旬至翌年4月; 

二、栽培设施 

单座塑料大棚为360~450平方米,长11~20米,宽6~8米,高4米;每床架宽1.5~1.6米,层距高0.6米,走道0.6~0.7米;大棚覆盖采用“两膜两 苫”室内吊挂一层遮阳网,栽培设施要有良好的通风窗及拔气管; 

三、原料的准备 

取新鲜稻草、牛粪、鸡粪、晒干,贮存; 

四、发酵 

4.1预湿 

先把稻草或麦秸用水浇湿或大水浸泡捞出,预湿1~2天,干牛粪扎碎后同时浇水拌湿,预湿1~2天,预湿时把石灰加入料中,牛粪或鸡粪越细越好,建堆前把辅料全部拿出拌匀; 

4.2建堆 

先将预湿的稻草或麦秸铺在底层20~25cm,加一层牛粪(鸡粪),然后再铺20cm厚的稻草或麦秸,把拌匀的辅料均匀的撒上,再加一层牛粪(鸡粪),再加稻草或麦秸加辅料,这样循环建堆,一直堆到高1.5m,宽2~3m,顶部成弓形,这样建好堆后,上面浇水直到底部有水渗出为止; 

4.3二次发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桃英,未经周桃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5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