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自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95204.8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2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C02F3/00;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生物反应器 自动控制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自动控制系统,尤其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维护过程建立固化工作程序实施管理的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污水处理领域膜生物反应器正成为主流的技术,它利用微滤膜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活性污泥的浓度因此大幅度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生物反应器的效率,也使得设备的集成度得以大幅度提高,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有极其明显的优势。由于设备具有较高的集成度,使得对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有可能采用众多的小型设备实施分布式的处理,形成生活污水的就地循环回用,避免了过去污水集中处理方式下在城市中长距离运输中水所带来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但由于这些设备比较分散,给后期的运行管理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分布式小型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后期运行管理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膜生物反应器自动控制系统,它利用传感元件获取某地工作情景下设备运行关键信息数据,对具体工作实施指导,并通过一段时间的信息收集汇总,形成针对该地污水特性的专门工作程序,以实现智能化的运行管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系统由感知元件、后台程序和手机客户端组成,通过可移动的感知元件实时监测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并将该信息传送至后台程序,后台程序根据污泥浓度确定排泥工序的时机并将指令发送至操作人员的手机客户端,同时后台程序通过排泥的频次决定膜组件清洗的频次。除去这种实时工作指示,后台程序会通过一段时间的信息积累总结形成适合该工作情境的运行方案,系统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带来的自动控制,使得膜生物反应器设备得以及时排泥和清洗,有利于膜组件的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成本。
排泥工序一般几天才需完成一次,由于可以及时获得作业指导,机器本身无需人员值守,节省了人员开支。
由于建立了后台程序,使得远程控制成为可能,使得分布于不同位置的多个处理装置可以纳入同一系统,统一调配人力物力资源,实现集约化、精细化管理。
手机客户端的引入可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使得系统可以对每一个操作人员的每一个操作行为实现全天候管理,大幅度降低了出现差错和故障的可能。
感知元件为可移动,在系统形成了当地的运行工作程序后可回收再利用,降低了成本和材料资源的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在建立某一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时,在装置内设计感知元件接口,利用此接口将本系统感知元件接入该设备。
感知元件实时监测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并将数据传送到后台程序。
当污泥浓度大于一定的指标值时,后台程序将排泥工作指令发送至相关操作人员的手机客户端,操作人员完成排泥工作后利用手机客户端将工作完成信息上报后台程序。
经过一定次数的排泥后,后台程序向相关操作人员手机客户端发出膜组件清洗指令,操作人员完成清洗工作后利用手机客户端将工作完成信息上报后台程序。
后台程序会通过一段时间的信息积累总结形成适合该工作情境的固化工作程序。当本系统管理单台污水处理机时,后台程序将固化工作程序植入相关操作人员的手机客户端实施离网管理,此后操作人员即可按照手机客户端自动生成的指令完成排泥、清洗等日常工作。当本系统同时管理位于不同位置的多台污水处理机时,后台程序对多个手机客户端实施实时联网管理,此情况下各固化工作程序将存储在后台程序中以便形成统一工作调度方案。
工作程序固化后感知元件可回收并继续在其它膜生物反应器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悦,未经杨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5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输入输出监测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器外罩开孔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