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5434.4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1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芝村真璃子;杉野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3/62 | 分类号: | F16H3/62;F16H57/021;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蔡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 ||
1.一种自动变速器,所述自动变速器将配置在输入轴的轴线上的多个行星齿轮机构收纳在变速器壳体的内部,通过用多个离合器和多个制动器控制所述多个行星齿轮机构的各要素、所述输入轴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的结合关系来建立规定的变速档,
所述自动变速器具备:
行星齿轮机构A,其具有与所述输入轴不能相对旋转的太阳轮;
行星齿轮机构B,其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A相邻地配置,且各要素能够相对旋转;
行星齿轮机构C,其夹着所述行星齿轮机构A配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B的相反侧,且各要素能够相对旋转;
离合器A,其能够将所述行星齿轮机构C的齿圈与所述输入轴结合;
推力轴承A,其配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A的太阳轮和所述行星齿轮机构B的太阳轮之间;以及
推力轴承B,其配置在所述离合器A的离合器毂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中,
所述自动变速器具备:
第1部件,其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C的齿圈朝向径向内侧延伸;
第2部件,其在所述离合器A的离合器毂和所述第1部件之间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输入轴并朝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及
推力轴承C,其配置在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中,
从载荷传递面到载荷承受面的距离比配置于所述载荷传递面和所述载荷承受面之间的多个部件的轴向长度的合计值大,所述载荷传递面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B的太阳轮向所述推力轴承A传递推力载荷的面,所述载荷承受面是所述第2部件从所述推力轴承C承受推力载荷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中,
所述自动变速器具备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嵌合在所述输入轴的外周上,所述连结部件连结所述行星齿轮机构C的行星架和所述行星齿轮机构A的行星架,
在所述连结部件的轴向一端部形成有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A的行星架的内周花键嵌合的外周花键,所述内周花键的内径比所述行星齿轮机构A的太阳轮的外径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中,
在能够将所述行星齿轮机构A的齿圈和所述行星齿轮机构C的太阳轮结合的离合器B的第2传递部件、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C的太阳轮之间,配置有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中,
所述自动变速器具备第1连结部件,所述第1连结部件连结所述行星齿轮机构A的齿圈和所述行星齿轮机构B的太阳轮,
所述离合器A夹着所述行星齿轮机构C配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A的相反侧,
所述推力轴承B配置在所述离合器A的离合器毂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
所述推力轴承A包括配置在所述第1连结部件和所述行星齿轮机构A的行星架之间的推力轴承A’,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A的齿圈和所述行星齿轮机构B的太阳轮由斜齿轮构成,且产生相向的方向的推力载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中,
所述自动变速器具备:
行星齿轮机构D,其夹着所述行星齿轮机构B配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A的相反侧;
第2连结部件,其连结所述行星齿轮机构D的齿圈和所述行星齿轮机构A的行星架;以及
推力轴承D,其配置在所述第2连结部件和所述行星齿轮机构D的太阳轮之间,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D的由斜齿轮构成的齿圈产生朝向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B侧相反的一侧的推力载荷,所述行星齿轮机构D的由斜齿轮构成的太阳轮产生朝向所述行星齿轮机构B侧的推力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54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转向系统锁止装置的齿轮
- 下一篇:压装轴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