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材质废旧衣物再生可纺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6397.9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侯林君;高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民社会捐助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D01G11/04 | 分类号: | D01G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039 | 代理人: | 周自清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材质 废旧 衣物 再生 纤维 生产 工艺技术 设备 | ||
1.一种混合材质废旧衣物的再生可纺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可纺纤维生产工艺技术为以下流程:
流程一,将废旧衣物进行臭氧负压消毒技术处理;
流程二,将消毒过的废旧衣物进行拆分整理,送入废旧衣物原料输送间拆分成单件废旧衣物,经传送带送入块状原料切断机组;
流程三,进入块状原料切断机组的废旧衣物,经块状原料切断机组的横向切割和纵向切割后,废旧衣物被切割成块状并由传送带送入非织物固体异物去除机进行分离;
流程四,进入非织物固体异物去除机的块状布料,经过非织物固体异物去除机处理,将非织物固体异物与块状布料分离,非织物固体异物经固体异物排出口排出,经传送带传送至固体异物周转箱,块状布料被分解为纤维束,纤维束由送料风机经密闭管道输送至纤维束原料自动沉降舱;
流程五,进入纤维束原料自动沉降舱的纤维束,经自动沉降舱的原料均匀分布分料器的分配,纤维束将自动均匀沉降于舱内,纤维束由舱内传送带传送至自动沉降舱出口,由送料风机经密闭管道输送至絮状挤压进料装置;
流程六,进入絮状挤压进料装置的纤维束,经过挤压技术形成了絮状纤维束,沿絮状纤维导向板经出口进入纤维加工机组;
流程七,进入纤维加工机组的絮状纤维束,经过纤维加工机组渐进式多级纤维梳理技术处理,将絮状纤维束加工成可纺纤维;其中,大部分絮状纤维加工成可纺纤维,一部分未形成可纺纤维;
流程八,未形成可纺纤维的纤维束返回絮状挤压进料装置,形成的可纺纤维进行包装出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可纺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程一至流程八的全程工序是全封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可纺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流程四所述的将非织物固体异物与块状布料的分离,是块状布料在固体异物拨离辊高速旋转的作用下,在对块状布料进行经纬分离时,将附着在块状布料上的非织物固体异物进行了与块状布料的拨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可纺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流程五所述的原料均匀分布分料器是通过一种将原料进行导向分配的方法实现原料的均匀沉降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可纺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流程七所述的渐进式多级纤维梳理技术是由多个单机纤维梳理工序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可纺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可纺纤维生产工艺技术的生产设备由废旧衣物臭氧负压消毒机(1)、废旧衣物原料输送间(2)、块状原料切断机组(3)、非织物固体异物去除机(5)、送料风机(6)、纤维束原料自动沉降舱(7)、絮状挤压进料装置(8)、纤维加工机组(9)、可纺纤维打包机(10)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再生可纺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臭氧负压消毒技术采用废旧衣物臭氧负压消毒机(1),所述的废旧衣物臭氧负压消毒机(1)由臭氧发生装置(101)、负压装置(102)、消毒仓(103)、臭氧输入管(104)、负压排气管道(107)组成;所述的消毒仓(103)上设有臭氧注入口(105)、负压排气口(106)、旧衣物入口(108)、消毒后旧衣物出口(109),臭氧发生装置(101)通过臭氧输入管(104)与臭氧注入口(105)连接,负压装置(102)通过负压排气管道(107)与负压排气口(10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民社会捐助发展中心,未经中民社会捐助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63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梳理机的梳棉辊筒墙板与机架的配合结构
- 下一篇:压缩气体降温除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