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U双密度鞋底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6840.2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1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市鑫华润聚氨酯鞋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58 | 分类号: | B29C44/58;B29L31/50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u 密度 鞋底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每年的鞋业产量达150亿双,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及出口国生产鞋底的主要材料有橡胶、PU、PVC、MD、TPR、TPU、EVA等,在众多种类鞋底中因PU鞋底的耐磨性好、质量轻,外观漂亮等优点而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但因为PU鞋底的软度一般,许多鞋类生产厂家尝试生产双密度鞋底,以进一步提高鞋底的弹性和舒适性。常规的PU双密度鞋底制造中,人们通常是用单密度PU做大底、双密度PU做中底,并将单密度大底再进行一次压皮包装,往往这种鞋底使人们穿着轻便舒适,外观漂亮,所以深受人们的青睐。
不过,近年来,人们对于双密度PU鞋底的舒适度及外观性更高的要求,制鞋业各厂家都做过多次尝试,但并没有真正的实质性的效果,然而,传统的单密度PU做大底、双密度PU做中底的制作工艺存在以下不足:
1.鞋底支撑力不好;
2.单密度、双密度PU两层导致鞋底质量偏沉重;
3.单密度PU做大底、双密度PU做中底,影响鞋底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U双密度鞋底模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述模具,主要由底模、上模组成,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底模和上模之间设置中框,底模与中框、中框与上模分别通过铰链连接;底模上设置侧模,底模与侧模通过铰链连接;底模、中框、上模和侧模上分别设置手柄以及相互配合的卡扣;底模上设置与底型底部相吻合的结构,侧模脚掌部位设置凸起,中框上设置与底型相吻合的底框,侧模、中框与底模扣合之后,侧模脚掌部位的凸起与底模脚掌部位紧密贴合,其他部位的间隙与底型厚度相吻合;上模与中框上的底框相互配合,上模、中框与底模扣合后,形成的间隙与底型相吻合。
使用时,先扣合中框和底模,然后灌注PU料I,盖上侧模,并锁定卡扣机构,侧模脚掌部位的凸起将PU料I挤压至脚掌之外的其他部位,然后加温并进行一次发泡待发泡成功后,底型的脚掌部位为凹槽状,其他部位仍是正常的结构;打开侧模,在脚掌部位灌注PU料II,盖上上模,锁定卡扣机构后加温进行二次发泡,发泡成功后即得完整的鞋底。
技术方案中提到的底型即设计拟生产的鞋底的结构,包括其形态、大小、厚度、底部的结构、纹路等。
本发明所述PU双密度鞋底模具由于把相对柔软舒适的PU料做在掌心位置并和另一种硬度、耐磨性较高另一种PU料结合一体,使鞋底的舒适性及观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采用此模具生产出来的鞋底具有轻便、舒适、外观漂亮的优点。采用本模具生产的鞋底还可以做压皮包装不影响整只鞋底的外观,并大大减轻了鞋底重量进一步提高了鞋底的轻便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2中框、3侧模、4底模、5铰链、6凸起、7卡扣、8手柄、9底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底模4和上模1之间设置中框2,底模4与中框2、中框2与上模1分别通过铰链5连接;底模4上设置侧模3,底模4与侧模3通过铰链5连接;底模4、中框2、上模1和侧模3上分别设置手柄8以及相互配合的卡扣7;底模4上设置与鞋底底型底部相吻合的结构,侧模3脚掌部位设置凸起6,中框2上设置与底型相吻合的底框9,侧模3、中框2与底模4扣合之后,侧模3脚掌部位的凸起6与底模4脚掌部位紧密贴合,其他部位的间隙与鞋底底型厚度相吻合;上模1与中框2上的底框9相互配合,上模1、中框2与底模4扣合后,形成的间隙与鞋底底型相吻合。
使用时,先扣合中框2和底模4,然后灌注PU料I,盖上侧模3,并锁定卡扣7,侧模3脚掌部位的凸起6将PU料I挤压至脚掌之外的其他部位,然后加温并进行一次发泡,待发泡成功后,底型的脚掌部位为凹槽状,其他部位仍是正常的结构;打开侧模3,在脚掌部位灌注PU料II,盖上上模1,锁定卡扣7后加温进行二次发泡,发泡成功后即得完整的鞋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市鑫华润聚氨酯鞋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州市鑫华润聚氨酯鞋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68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工件内孔加工工装
- 下一篇:散热器焊缝抛光机用夹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