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中间包用导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7149.6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2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冠夫;尹莉;刁峰;吴兵;杨密平;马传庆;魏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B22D4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导流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连铸中间包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装置包括前端具有开口的钢板槽,所述的钢板槽包括底壁、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钢板槽的后端设置有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上边沿分别设置有向钢板槽两侧外延伸的倾斜沿;在所述钢板槽内的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倾斜沿内侧均铺设有耐火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槽的长L为:2300-2400mm、宽W为:300-350mm;所述第一侧壁的高、第二侧壁的高和第三侧壁的高均为180-230mm;所述第三侧壁内铺设耐火砖的高高于所述第三侧壁的高,所述倾斜沿的宽度为40mm—6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内铺设耐火砖的高为200mm—2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槽所使用的钢板型号为普碳钢中板;所述耐火砖为粘土质耐火砖,其厚度S:20mm~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沿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2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板槽的后端设置有手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与钢板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壁设置的耐火砖的横截面为“凸”字形,其两端呈凹陷区,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铺设的耐火砖设置在所述底壁铺设的耐火砖的两侧凹陷区;所述底壁铺设的耐火砖的总长度大于底壁长度15-25mm,且余出设置在所述钢板槽的开口侧;在所述第一侧壁和倾斜沿交界处和第二侧壁和倾斜沿交界处所铺设的耐火砖为折角形,所述折角的角度与侧壁和倾斜沿之间的角度相适应;所述倾斜沿铺设的耐火砖的总宽度大于倾斜沿的宽度,且余出设置在所述倾斜沿的一侧。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铸中间包用导流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在所述的钢板槽的底壁铺设耐火砖并压实:
其中在所述底壁用粘土质耐火砖的横截面为“凸”字形,即在所述底壁的耐火砖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的两端设置安装凹陷区,供所述第一侧壁的耐火砖和第二侧壁的耐火砖分别在安插在其中;所述底壁铺设的耐火砖的总长度大于底壁15-25mm,且余出设置在所述钢板槽的开口侧;此处设计的优点在于,在所述钢板槽底部设置的耐火砖的横截面为“凸”字形,其作用在于:起到卡位固定两侧壁上设置的粘土质耐火砖,以防止侧壁耐火砖掉落的作用;
(2)在所述的钢板槽的侧壁及倾斜沿上铺设耐火砖并压实:
在所述的钢板槽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倾斜沿上分别铺设粘土质耐火砖并压实,在所述第一侧壁和倾斜沿交界处、第二侧壁和倾斜沿交界处所铺设的粘土质耐火砖为折角形,所述折角的角度与侧壁和倾斜沿之间的角度相适应;所述倾斜沿铺设的耐火砖的总宽度大于倾斜沿的宽度,且余出设置在所述倾斜沿的一侧;
(3)在所述的钢板槽的第三侧壁上铺设耐火砖并压实;
(4)用现有的高温耐火泥填充上述粘土质耐火砖之间的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71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