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规则互穿网络结构的骨软骨三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7482.7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3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王磊;郭琳;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10;A61L27/12;A61L27/02;A61L27/08;A61L27/52;A61L27/54;A61L27/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文姬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规则 网络 结构 软骨 三维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规则互穿网络结构的骨软骨三维支架,其特征在于,由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体系和原位生成水凝胶材料体系形成规则的互穿网络结构;
所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体系由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组成;所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为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氨酯和聚羟基丁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材料为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生物玻璃、硅酸钙、二氧化硅、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原位生成水凝胶材料体系由原位水凝胶材料和给药系统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规则互穿网络结构的骨软骨三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水凝胶材料为温度响应水凝胶、光响应水凝胶、pH响应水凝胶、压力响应水凝胶、电磁响应水凝胶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规则互穿网络结构的骨软骨三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系统为生物活性分子或载药微球或载药脂质体或载药微囊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规则互穿网络结构的骨软骨三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软骨三维支架包括钙化层、放射层、过渡层和浅表层,各层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钙化层中,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体系的质量百分比为95%-85%,原位生成水凝胶材料体系的质量百分比为5%-15%;所述钙化层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体系中,无机物的质量百分数为30%-95%,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70%-5%;
所述放射层中,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体系的质量百分比为90%-70%,原位生成水凝胶材料体系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所述放射层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体系中,无机物的质量百分数为5%-50%,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95%-50%;
所述过渡层中,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体系的质量百分比为85%-40%,原位生成水凝胶材料体系的质量百分比为15%-60%;所述过渡层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体系中,无机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10%,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100%-90%;
所述浅表层中,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体系的质量百分比为70%-20%,原位生成水凝胶材料体系的质量百分比为30%-80%;所述浅表层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体系中,无机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5%,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100%-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规则互穿网络结构的骨软骨三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钙化层的厚度为100-1500μm,放射层厚度为1000-3000μm,过渡层厚度为500-2000μm,浅表层厚度为100-30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规则互穿网络结构的骨软骨三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钙化层的孔隙率为30%-60%,放射层的孔隙率为40%-70%,过渡层的孔隙率为50%-85%,浅表层的孔隙率为60%-9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规则互穿网络结构的骨软骨三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钙化层的孔径为50-500μm,放射层孔径为50-500μm,过渡层的孔径为20-800μm,浅表层孔径为20-800μm。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具有规则互穿网络结构的骨软骨三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具有规则互穿网络结构的骨软骨三维支架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74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灭火雷
- 下一篇:N-取代的杂环基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