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顶棚面料的自动抓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98215.1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8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才平;杨彬;马代全;郭其华;令狐绍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才平 |
主分类号: | B65H3/20 | 分类号: | B65H3/20;B65H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顶棚 面料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装置属于自动抓料、脱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顶棚面料的自动抓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乘用车内饰顶棚的生产工艺大多采用:上基材→穿基材→烘烤基材→上面料→穿面料→合成压制→边料切割→成品。现有针穿刺机械式抓料,在面料带有静电或厚度较薄时易出现同时抓取多张面料现象,现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比较传统和落后生产工艺即:由人工操作先将基材放至专用的穿刺框上,再用自制的空心锤将基材敲进穿刺框上的钉子里,再将穿刺框推进烤箱里,在200℃~250℃的环境里烘烤60秒左右,由人工将穿刺框从烤箱里拉出来,由人工将薄面料放在基材上手动对齐,工人用自制的空心锤将面料再敲进穿刺框上的钉子里,人工推送到液压机上的模具上方,启动液压机后上下模具合模,压制约60秒后出成品,边料切割,整个生产节拍在180~200秒左右,单班产量为160件左右。
虽然部分企业在上料穿料这两道工序采用了机械手进行了自动化操作,但在生产顶棚内饰件产品时,需抓取厚薄两种不同材料,面料由于种类繁多,有的厚度不足1毫米,且绒面面料带有静电,易出现漏抓、多抓料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在面料带有静电或厚度较薄时,提供一种精确抓取、分离面料的机构。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顶棚面料的自动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面和抓料气缸,所述抓料气缸包括位于其顶部的气缸及设置于气缸内部下方的能上下移动的滑杆和位于滑杆下端连接的叉料压板,所述叉料压板表面固定有射勾,射勾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压料压管。
优选地,所述射勾为尼龙魔术贴。
优选地,所述尼龙魔术贴的勾面体为“Y”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尼龙魔术贴的“Y”型勾面体彼此之间的间距小于5mm。
优选地,所述抓料气缸上有用于控制自动抓料机构的PLC控制系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快捷方便,单次抓料精确度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顶棚面料的自动抓料机构抓料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顶棚面料的自动抓料机构脱料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叉料气缸、叉料压板、压料压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射勾勾面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工作台面,2-面料,3-射勾,4-气缸,5-滑杆,6-压料压管,7-叉料压板,8-勾面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顶棚面料的自动抓料机构抓料示意图和脱料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叉料气缸、叉料压板、压料压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射勾勾面体示意图。本较佳实施例的抓料机构主要构成为工作台面1、抓料气缸和射勾3。
抓料气缸包括位于其顶部的气缸4及设置于气缸4内部下方的能上下移动的滑杆5和位于滑杆5下端连接的叉料压板7,所述叉料压板7表面固定有射勾3,射勾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压料压管6。
射勾3为设有勾面体8的尼龙魔术贴,勾面体8为“Y”型结构,“Y”型勾面体8彼此之间的间距小于5mm。
本发明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顶棚面料的自动抓料机构工作原理:给料小车将面料2平放于工作台面1中心部位,抓料气缸完全伸出,控制系统控制主行程向下移动,射勾3压紧面料2,勾面体8与毛面体紧密贴合,粘贴牢,抓料完成,控制系统控制主行程向上移动回到原点,再移动到穿刺框中心位置对齐利用穿钉固件穿刺,利用抓料基准压平面料2后,气缸4回位,面料2与射勾3分离,脱料成功,主行程后退,回到原点,完成抓料及脱料工作。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才平,未经刘才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8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擦丝器
- 下一篇:船用柴油机焊接式气缸体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