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换通话模式的方法及一种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98612.9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6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范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通话 模式 方法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切换通话模式的方法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
使用耳机可以使用户在跑步、开车过程中更加轻松的进行通话。现有技术下,当耳机插头插入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内时,移动终端就会自动切换到使用耳机进行通话的模式。然而,用户在将耳机插头插入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内时,用户并不会立刻就将耳塞放入耳朵进行通话。在某些情况下,如用户将耳机插头插入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内,却发现耳机线缠绕在一起,无法理清,用户可能需要放弃使用耳机进行通话,而直接使用移动终端本体进行通话。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从耳机插孔内拔出耳机插头、或选择扩音器功能才能使移动终端恢复到使用移动终端本体进行通话的状态。
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下,移动终端无法及时、自动地切换通话模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通话模式的方法及一种移动终端,以实现及时、自动地切换通话模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通话模式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使用耳机进行通话的第一通话模式和使用移动终端本体进行通话的第二通话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与耳机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通话请求后,对所述耳机感应到的信号进行检测,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满足第一条件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通话模式由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通话模式。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耳机感应到的信号由频率高于预设的频率阈值的第一信号变为频率低于所述预设的频率阈值的第二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件为: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耳机感应到的信号为频率低于预设的频率阈值第二信号。
优选地,在步骤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满足第一条件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通话模式由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通话模式后,还包括:
对所述耳机感应到的信号进行检测,生成第二检测结果;
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满足第二条件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通话模式由所述第二通话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耳机感应到的信号由所述第二信号变为所述第一信号。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与耳机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通话请求后,对所述耳机感应到的信号进行检测,生成第一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与耳机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通话请求后,接收用户的接听通话指令;
对所述耳机感应到的信号进行检测,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使用耳机进行通话的第一通话模式和使用移动终端本体进行通话的第二通话模式,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一切换单元,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与耳机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通话请求后,对所述耳机感应到的信号进行检测,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所述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满足第一条件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通话模式由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通话模式。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耳机感应到的信号由频率高于预设的频率阈值的第一信号变为频率低于所述预设的频率阈值的第二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件为: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耳机感应到的信号为频率低于预设的频率阈值第二信号。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和第二切换单元,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耳机感应到的信号进行检测,生成第二检测结果;
所述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满足第二条件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通话模式由所述第二通话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通话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耳机感应到的信号由所述第二信号变为所述第一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接收子单元和检测子单元,
所述接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与耳机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通话请求后,接收用户的接听通话指令;
所述检测子单元,用于对所述耳机感应到的信号进行检测,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8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补肾药酒配方及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