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的内部中框板的成型方法及其该内部中框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99335.3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1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彭跃南;陈学军;曲峰;曲荣生;李惠宇;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超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H05K7/20;B05C1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内部 中框板 成型 方法 及其 | ||
1.一种内部中框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板材并制备成主框板体;
(2)通过高速冷喷将所述粉体材料在所述主框板表面形成喷积体以获得所述内部中框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中框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步骤(2)之后的机加工步骤,所述机加工步骤为对所述喷积体进行机加工形成特殊结构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中框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冷喷是由超音速的气体驱动所述粉体材料以250-1000米/秒的速度撞击到所述主框板体表面设定的部位以形成喷积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中框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体材料选自金属粉末、合金粉末、塑料粉末、陶瓷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5.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部中框板的成型方法制备的电子装置的内部中框板,所述内部中框板包括主框板体和形成在所述主框板体上的特殊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结构体由粉体材料直接喷积结合在所述主框板体表面的喷积体所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部中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板体表面与所述喷积体之间有结合界面存在;且所述结合界面上的显微结构无宏观间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部中框板,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喷积体的各部分的所述粉体材料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部中框板的成型方法制备的电子装置的内部中框板,所述内部中框板包括主框板体和结合在所述主框板体表面设定部位的喷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积体包括喷积隔热层以及结合在所述喷积隔热层的外表面和周围的喷积导热层;所述喷积隔热层由隔热粉体材料直接喷积结合构成,所述喷积导热层由导热粉体材料直接喷积结合构成,所述隔热粉体材料的导热系数低于所述导热粉体材料的导热系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部中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板体表面与所述喷积隔热层的表面之间是有结合界面存在,且所述结合界面上的显微结构无宏观间隙。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部中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积导热层与所述喷积隔热层之间有结合界面存在,且所述结合界面上的显微结构无宏观间隙。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部中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积导热层与所述主框板体表面之间有结合界面存在,且所述结合界面上的显微结构无宏观间隙。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部中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粉体材料是高分子材料粉末,或高分子材料粉末和陶瓷粉末的混合粉体。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部中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粉体材料选自铜粉末、铝粉末、铜合金粉末、铝合金粉末或陶瓷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超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亚超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93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破碎锤自润滑轴承盖
- 下一篇:新型双列角接触球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