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虾酱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9612.0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5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会成;傅光明;周宇芳;李瑞雪;付万冬;陈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L1/24 | 分类号: | A23L1/24;A23L1/33;A23L1/29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虾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味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即食虾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虾类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各种小型虾类(如毛虾、蠓子虾等)产量加大。由于小型虾类个体微小,加工难度较大,利用率不高。以小型虾类加工虾酱,可有效提高小型虾类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增值。
虾酱是我国及东南亚沿海地区的常用的调味料之一,其是以鲜虾为原料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糊状调味品。传统的虾酱制备工艺是采用自然发酵方式,制备周期长,品质不稳定,产品含盐量高,不利于大规模化生产,且在制备过程中易被污染,食用安全性差。因此,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虾酱的发酵工艺进行了改良和优化,最常用的是加酶发酵法,其具体原理是:在虾酱发酵过程中加入各种蛋白酶,加速虾体蛋白质的分解转化,缩短发酵时间,有效降低虾酱产品的含盐量。但是加酶发酵法中的蛋白酶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而且加酶发酵对工艺条件的要求非常严格,技术尚未成熟,因此还未得到大规模推广。
另外,目前的虾酱均存在一些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如鸟粪石生成、水油分离、水分析出等问题,导致虾酱的组织形态较差。
例如,申请公布号CN102204666A,申请公布日2011.10.0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虾酱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鲜活虾、熟糯米、炒糯米面、食盐、干辣椒粉、白酒、炒花生粉、生姜泥、芝麻、大蒜泥和花椒粉经二次发酵制备而成。其不足之处在于,制备工艺复杂,制备周期长,得到的虾酱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虾酱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即食虾酱,本发明的虾酱油润光亮,鲜艳而有光泽,粘稠适中、组织形态细腻均匀,无分层现象,盐度低,色泽、口感与风味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即食虾酱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制备周期短,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且制备过程中不易被污染,安全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食虾酱,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制成:10~20%豆豉酱,5~10%花生酱,5~10%料酒,3~5%色拉油,1~3%食盐,5~10%白糖,0.5~1%胡椒粉,1~3%辣椒粉,1~3%鸡精,3~5%葱姜汁,3~5%复合稳定剂,余量为虾糊。本发明将原料虾制成虾糊,一是保证口感,二是便于消化吸收,其中,色拉油可提高本发明的光泽度;豆豉酱起到调色调味的作用,豆豉酱与盐并用时,对产品的风味影响较大。豆豉酱少了,色泽不够深,加多了,则偏咸,本发明中增加了豆豉酱,则大大减少食盐的用量,花生酱起到调和的作用,可以去除豆豉酱的豆腥味,同时可以增加本发明的香味;本发明的即食虾酱配伍合理,质地均一,口感细腻润滑,海鲜风味突出,口味鲜香,色泽诱人。通过各组分的相互协同,以保证本发明即食虾酱的的色泽、风味、口感及组织形态。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稳定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10~15%植酸,5~10%迷迭香,3~5%大豆多糖,5~10%瓜尔豆胶,5~10%大豆卵磷脂,余量为变性淀粉。复合稳定剂是保证本发明即食虾酱稳定性的关键点,其中,植酸具有极强的络合作用和抗氧化性,可起到保鲜作用,同时可抑制鸟粪石的生成;迷迭香抗氧化剂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有效防止虾油氧化变质,且具有抗菌、安全无毒、耐高温等特性,能有效延长虾酱的保质期;大豆多糖可增强产品的光泽感,稳定微量营养成分,保护水分,避免析出水分,并增加产品的稠感;瓜尔豆胶为增稠剂,可使酱料整体黏度保持均匀,不会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不会硬化,使产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变性淀粉能使本产品均匀细腻,黏度与色泽度好,还有利于改善酱体的流动性,增强附着感和挂壁感,从而改善酱体的组织形态;大豆卵磷脂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能稳定油脂不分层,增加体系的稳定性,同时大豆卵磷脂还具有分散作用,能使形态稳定剂中的各组分均匀分散,且能有效防止变性淀粉发生结块。本发明复合稳定剂中各组分的相互协同作用,使酱体具有良好的黏度、口感和组织形态。
一种即食虾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9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气补血的保健组合物
- 下一篇:乌梅马鞭草营养调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