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专用于对电力导线驰度的检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9725.0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2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胡红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电力 导线 检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修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专用于对电力导线驰度的检修方法,属于电力检修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即使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当今是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电力的输送都是通过电力线来传递,电力线都是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由于自然环境的作用,电力线的自身重力等因素,电力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松弛或者紧绷的情况,而这样情况容易对电力线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以往人们对此都是通过检修人员依据经验进行调整,这个就存在着很大的误差,常常造成调整不到位,电力线的使用寿命得不到保证,影响输电效率,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电力线的驰度调整都是通过检修人员根据经验调整出现误差很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专用于对电力导线驰度的检修方法,该检修方法通过采用严格的测量和公式计算,得到准确的数值,能够将电力线的调整到最佳的状态,解决了现有电力线的驰度调整都是通过检修人员根据经验调整出现误差很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专用于对电力导线驰度的检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下式计算出驰度值f,
??——在温度为t时的弛度值(m);
f1——与t1相应的弛度值(m);
f2——与t2相应的弛度值(m);
t ——所测实际温度(℃);
t1 ——与实际温度相邻近的一个较大温度值(℃);
t2 ——与实际温度相邻近的一个较小温度值(℃);
(b)将手扳葫芦一端固定在横担上,另一端通过铝合金紧线夹头连接在导线上,收紧手板葫芦拆除弯头挂板与耐张线夹处的销钉和耐张线夹,利用手扳葫芦的收紧或放松将计算得到的导线的驰度值f输送到手扳葫芦中进行调整;
(c)在两侧直线杆的导线悬挂点,垂直向下量出与弛度值相等的距离处,各绑上一块弛度板,观测人员在杆上,从一侧电杆上的弛度板瞄准对侧电杆上的弛度板,调整导线张力,使导线正好切于瞄准直线上,此时的弛度,即为所要求的弛度;
(d)检修人员利用驰度板观察导线驰度符合要求且三相驰度一致,合格后重新选取位置固定好耐张线夹,并与弯头挂板连接。
调整时需要将该耐张段内的瓷瓶绑扎线全部解开,便于调整,导线弛度的大小与导线的张力及对地绝缘距离等有直接关系。一般在耐张段内高差较小的平坦地带选出弛度观测档。耐张段内有6档时,可选择中部一档观测弛度;7~15档时,应选择两档观测弛度,并尽量选靠耐张段两端;15档以上时,应选择三档观测弛度,即在耐张段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来观测弛度。
观测导线的弛度,通常与紧线工作配合进行,通过观测使安装后的导线弛度,符合设计弛度。导线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导线紧好后,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力求一致,水平排列的导线弧垂相差不应大于50mm 。同一横担上的架设截面不同的导线时,导线垂弧应以垂弧最大的导线为主。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准确地得出导线的驰度具体值,检修人员根据得到的具体值而控制导线进行调整,克服了传统检修方式仅仅依靠检修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其误差大,常常出现返工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检修方法通过采用严格的测量和公式计算,得到准确的数值,能够将电力线的调整到最佳的状态,解决了现有电力线的驰度调整都是通过检修人员根据经验调整出现误差很大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专用于对电力导线驰度的检修方法,预先测得当时环境的温度为20℃,设定t1为25℃,t2 为15℃,通过查表得出f1为8m,f2为4m,利用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9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