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干热岩粉末反应的试验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0071.9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9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白冰;李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干热岩 粉末 反应 试验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壳深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试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干热岩粉末反应的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既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化石燃料的使用是目前最大的气体污染源,也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源。二氧化碳的排放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造成环境与生态方面的负面效应,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的加剧。使用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既能取热还能实现二氧化碳的封存,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EGS系统中,二氧化碳与干热岩粉末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固化将其永久地封存在地壳深部是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关键环节。而目前对于二氧化碳与干热岩粉末反应时的最佳温度与压力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主要原因是目前还没有研制出能大范围、高精度的改变反应温度与压力的试验装置,并且对反应过程不能做到精确的测量,实际反应所消耗的二氧化碳量的计算不能达到足够的精度,计算方法不够成熟。
国内外现有技术对于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的反应试验装置,其温度变化范围局限在200℃左右,且试验的操作过程比较烦锁,安全度不高,数据计量误差大导致试验结果粗糙,说服力不强,且成本也非常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干热岩粉末反应的试验装置及其方法,实现精确测量一定量的干热岩粉末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基于水蒸汽的辅助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所能消耗的二氧化碳量,从而为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提供可靠的理论及试验依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设计思路
1、利用高温油浴加热系统,使反应釜和吸附釜处于恒温状态;
2、利用PID自动控压阀门,使反应釜和吸附釜处于恒压状态;
3、利用反应釜自带磁搅拌器,使反应物进行充分接触反应;
4、通过记录温度、压力等参数,便可计算得出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量。
二、技术方案
1、一种二氧化碳-干热岩粉末反应的试验装置(简称装置)
本装置由二氧化碳气体增压系统、核心反应系统、冷井气水分离系统和油浴恒温系统组成;
核心反应系统包括补压容器、反应釜、吸附釜、PID自动控压阀门、导气管;PID自动控压阀门2包括第1、2……5PID自动控压阀门;
冷井气水分离系统包括冷井、二级真空缓冲容器、一级真空缓冲容器、真空泵和普通阀门;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反应釜和吸附釜置于油浴恒温系统中;
干热岩粉末分别置于反应釜和吸附釜中;
二氧化碳气体增压系统、第1PID自动控压阀门、补压容器和第2PID自动控压阀门通过导气管依次连通,提供一种经过增压的二氧化碳气体;
第2PID自动控压阀门、第3PID自动控压阀门、反应釜、第4PID自动控压阀门、冷井、二级真空缓冲容器、普通阀门、一级真空缓冲容器和真空泵34通过导气管依次连通,实现对反应釜中干热岩粉末进行高温高压反应,及在反应试验后对反应釜内剩余水蒸气进行冷却和计量;
第2PID自动控压阀门、第5PID自动控压阀门和吸附釜通过导气管依次连通,实现对吸附釜中干热岩粉末G在反应试验过程中所吸附的二氧化碳的测量。
2、一种二氧化碳-干热岩粉末反应的方法(简称方法)
本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二氧化碳与干热岩反应试验装置,包括下列反应试验、气液分离试验、吸附试验和计算方法:
1)反应试验
①取体积为V0的干热岩粉末称重后加到反应釜里面,质量为m0;
②取足量的水,置入反应釜中的存水装置(量杯),水体积为Vw;
③密封反应釜,用真空泵将反应釜抽真空,并加热至试验所需的温度(室温至350℃),待反应釜内外温度稳定后测得反应釜内压力P1;
④打开第2、3PID自动控压阀门,将反应釜内压力加至反应所需压力P(0至50MPa),记录补压容器的压力Pb1;
⑤打开反应釜搅拌器,使反应釜内充分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通过第2、3PID自动控压阀门不断补压保持反应釜内压力恒定;
⑥反应完毕后,关闭第2、3PID自动控压阀门,记下此时补压容器的压力Pb2;
2)气液分离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00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缓冲双级路灯
- 下一篇:一种综合散热双级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