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安全碰撞试验室用牵引跑道及其分层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0166.0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弘;刘海;方哲;孙制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E01C9/00 | 分类号: | E01C9/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震勇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安全 碰撞 试验室 牵引 跑道 及其 分层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碰撞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安全碰撞试验室用牵引跑道及其分层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碰撞试验是研究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它能复现大部分交通状况下车辆的碰撞形态,已成为检验评价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方式。为了在试验室内再现汽车碰撞形态,需将被试车辆由静止加速到规定的碰撞速度。出于试验安全性目的,汽车碰撞试验不得依赖车辆动力对车辆进行加速,而是采用牵引的方式使车辆达到规定的速度,为此,碰撞试验牵引跑道的设计需考虑在路面建设时内嵌牵引轨道,用来承载牵引动力系统所需的部件。尽管汽车碰撞试验室在建筑结构方面与工业厂房有许多共同点,但在试验跑道方面有其特殊性在于,第一,为满足汽车碰撞试验要求牵引跑道长度一般在100-200米,且在跑道地面全程范围内有平整度要求,第二,在地面跑道结构方面需内嵌牵引轨道,在跑道长度方向上平整度要求±10mm/5m和±2mm/2m两个参数指标来控制,即长程指标为每5m范围内高程控制在±10mm,短程指标为2范围内高程控制在±2mm。
参照一般室内地面施工工艺,结合内嵌牵引轨道的要求,若采用一般的一次性混凝土浇筑成型工艺,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的由于振捣不匀导致的蜂窝、麻面、狗洞问题,硬化过程自收缩问题,这些不可控因素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地面平整度,且这种影响是不可修复的,最终会导致碰撞试验的不准确甚至无法进行碰撞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碰撞试验室用牵引跑道及其分层施工方法,能够逐级调整牵引跑道的平整度,降低了一次性浇注成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安全碰撞试验室用牵引跑道,包括基槽,安装在基槽内的相互连接的若干组支撑装置,浇铸于所述支撑装置和基槽之间的砼层,以及铺设在所述砼层上表面的沥青层;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在基槽底面的高度调节支架,装配于高度调节支架上方的H钢支撑机构,固接在H钢支撑机构两侧的若干H钢加强筋,以及一端连接于H钢加强筋,另一端斜插入所述基槽的约束钢筋;
所述砼层分为底部砼层和中部砼层两部分,所述底部砼层高度低于所述高度调节支架的高度,所述中部砼层浇铸于所述底部砼层之上,且其浇铸高度低于所述H钢支撑机构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支架包括与所述基槽底面平齐的下支撑板,对称固接在该下支撑板上且上端设有螺纹的两个支架板,套装在支架板上的上支撑板,以及安装在上支撑板上方且套装在支架板上的定位压板,所述上支撑板下端设有旋于所述支架板上端的定位螺母,所述定位压板上方设有旋于所述支架板上的锁紧螺母。
进一步,所述底部砼层的高度低于所述上支撑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所述H钢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上支撑板上的H钢,所述H钢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并由连接螺母固定,所述连接螺栓上套有两个滚筒,在所述滚筒之间设有限位卡箍,所述H钢下端装卡在定位压板下并由其压紧。
进一步,所述中部砼层浇铸高度与所述H钢的上端下表面平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平整度的逐级控制,使整个跑道不会出现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同时在最上层铺设沥青,能够随时进行路面修复,进一步保证了汽车碰撞试验的准确性。
为了更好的保证汽车安全碰撞试验跑道的平整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安全碰撞试验室用牵引跑道的分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槽施工:在室内地坪下挖基槽,长度为100-200m,并将基槽底面压实;
2)底层施工:将若干高度调节支架放置于基槽内,调整其上支撑板的竖直高度,使所述上支撑板保持水平;将若干约束钢筋一端斜插入所述基槽,在所述基槽内浇铸底部砼层,浇铸高度低于所述上支撑板的下表面;
3)中层施工:将若干H钢支撑机构放置在所述高度调节支架的上支撑板上,调节相邻H钢支撑机构的直度以及平整度;将约束钢筋另一端固接在H钢加强筋上;在所述基槽内浇铸中部砼层,浇铸高度与所述H钢的上端下表面平齐;
4)顶层施工:在所述中部砼层上表面铺筑沥青层,其高度与所述H钢支撑机构的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所述基槽深600mm,其宽度为3200mm。
进一步,所述相邻H钢支撑机构的直度通过定位压板调整;所述H钢支撑机构平整度通过定位螺母调整。
通过本发明的分层施工方法,其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0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