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测定间套作大豆冠层光谱数据的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0597.7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7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杨文钰;黄山;武晓玲;刘卫国;雍太文;王小春;王锐;杜俊波;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定 套作 大豆 光谱 数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定间套作大豆冠层光谱数据的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人口急剧增加、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背景下,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加,产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作为粮、油、饲兼用作物的大豆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其在北方主产区种植面积下降,使得进口依存度巨大,产业形势严峻。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目前采用间套复种的方式,大力发展间套作大豆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大豆生产,增加大豆产量意义重大。目前,南方间套作大豆种植被列入国家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的主要任务,西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技术连续5年被列为农业部主推技术。
在间套作大豆生产过程中,氮营养状况是大豆产量和品质潜力能否很好的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大豆50%左右的氮素来自于固氮作用,但由于南方多熟制中前茬作物对地力的消耗,间套作作物间的养分竞争,加之苗期根瘤未形成,盛花到鼓粒期需求大,极易发生缺氮。而氮肥用量过多,不仅会造成大豆的旺长、倒伏、结荚率下降,而且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多种环境问题,氮素供需状况很难把握。我们先前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研究中也发现,大豆氮肥用量不合理,特别是开花结荚期受8月中旬到9月上旬季节性降水的影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产量品质下降。因此,科学、实时、高效的进行间套作大豆生长状况监测对大豆产量品质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光谱遥感技术以光谱分辨率高、波段连续性强、光谱信息量大等优点成为作物生长状况诊断的新方法和手段。由于光谱测定技术均是在晴朗无云或者少云的中午左右进行,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而在间套作大豆系统中,高位作物叶片对低位作物大豆冠层会存在局部遮挡,不利于光谱的直接测定,影响到光谱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高位作物叶片的漫反射对光谱数据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使得测量的准确性降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测定间套作大豆冠层光谱数据的测定装置,降低高位作物对大豆的影响,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测定间套作大豆冠层光谱数据的测定装置,降低高位作物对大豆的影响,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测定间套作大豆冠层光谱数据的测定装置,用于遮挡间套作大豆中的高位作物并测定大豆冠层光谱数据,其包括:
可沿大豆生长方向伸缩的安装架;
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且能够随所述安装架移动,以将高位作物与大豆隔离开并能够吸收高位作物反射光的遮挡板;
用于测定大豆冠层的光谱的光谱仪。
优选地,上述的测定装置中,所述安装架包括:
能够沿大豆生长方向伸缩,且具有至少两个分别遮挡与所述大豆相邻排高位作物的活动杆分组的活动杆组;
安装在所述活动杆分组上的安装杆,所述遮挡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
优选地,上述的测定装置中,所有的所述活动杆分组并排平行布置,且每个所述活动杆分组均具有两个可伸缩的活动杆,所述安装杆与两个所述活动杆均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测定装置中,所述安装架还包括:
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杆分组的连接杆;
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且可沿大豆生长方向伸缩的探头安装杆,所述光谱仪的探头安装在所述探头安装杆的伸缩段上。
优选地,上述的测定装置中,所述连接杆与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杆分组中同侧的活动杆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测定装置中,所述连接杆为具有刻度的刻度杆。
优选地,上述的测定装置中,所述活动杆包括可滑动套接的两个钢管和用于锁紧两个所述钢管的锁紧螺钉。
优选地,上述的测定装置中,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安装杆的锐角叉。
优选地,上述的测定装置中,所述遮挡板为黑色棉布。
优选地,上述的测定装置中,所述光谱仪为高光谱遥感光谱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0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