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陈香茶及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豆粕的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0846.2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9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姚勇芳;李平凡;黄敏;邝哲师;赵祥杰;陈小凤;廖延智;朱美娟;孙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市粤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A23K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陈香茶 枯草 芽孢 杆菌 复合 发酵 豆粕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陈香茶及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豆粕的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是制备畜禽精饲料的基本原料,但直接饲喂蛋白质生物转化率较低。发酵豆粕是通过有益微生物作用提高了豆粕蛋白的溶解度,利于消化;减小了豆粕中蛋白的分子量,其中的一部分已达到小肽水平甚至氨基酸水平,可以直接被动物吸收;发酵豆粕具有一定的芳香气味和鲜味,有一定的诱食作用,适口性较好;豆粕中一些非淀粉性多糖在发酵过程中得到了分解,有利于动物消化。
发酵饲料的菌种开发,将直接影响发酵效果,不同微生物对物料的各种理化因子要求不同,而发酵过程中又难以维持某一个理化条件,因此,决定了豆粕发酵是由多种微生物共同协同或按顺序进行的。发酵豆粕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总体上,单菌不如多菌,纯培养(多菌种的纯培养物之间的相容性不一定协调)不如曲种(曲种中的微生物是天然组合的,相互之间互补性强)。因此优良的发酵菌种开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摸索。
陈香茶是指鲜叶经杀青、揉捻、晒干(烘干)后经长时间自然发酵或毛茶经渥堆而加工成的茶类。陈香茶中的霉菌主要为黑曲霉、产黄青霉、灰绿曲霉以及根霉,其中黑曲霉居多,占霉菌总数的80%(质量分数)。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属如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嗜热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等,另外还有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酵母菌类主要是产生酒精和产酯等生香酵母。如: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鲁氏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球拟酵母(Torulopsis Berlese),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酒香酵母属(Brettanomyces sp.)等。陈香茶在后期发酵很复杂,由于茶中的蛋白质含量少,使得有害菌很难生存,大多数是有益菌,陈香茶发酵呈弱酸性,因此绝大多数为有益菌。同时,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有研究表明,陈香茶类的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葡萄状球菌和杆状菌有潜在的抗菌活性。证明陈香茶的安全性很高。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基我国农业部允许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两种芽孢杆菌之一,已被越来越多的研制成微生物制剂。其制剂是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的“绿色”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已在畜牧业、饲料行业中广泛应用,显示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活性,能产生抗菌素,在动物肠道内具有较强生物夺氧能力,这些特性对促进动物营养的消化吸收、提高动物的饲料转化率和防病,促进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以陈香茶及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豆粕的方法,至今尚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陈香茶及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豆粕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复合发酵剂存在的配伍不科学、协调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复合发酵豆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复合发酵豆粕在饲料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以陈香茶及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豆粕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
(1)将陈香茶常温下磨碎,得到陈香茶粉;
(2)曲种制备:按固体培养基A总量的1%接入步骤(1)得到的陈香茶粉,混匀,培养;菌丝布满固体培养基A后,摇瓶;固体培养基A表面长满孢子,曲种培养完成;
(3)种曲制备:按固体培养基B总量的5%~15%接入步骤(2)制得的曲种,拌匀后平摊,培养;固体培养基B表面长满菌丝后,开始翻曲散热;整个固体培养基B长满孢子后,陈香茶菌剂培养完成;
(4)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制备:按液体培养基总量的1%~2%接入活化的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可得枯草芽孢杆菌制剂;
(5)将步骤(3)制得的陈香茶菌剂10~20%、步骤(4)制得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2%~8%、糖蜜2~10%、水17%~31%均匀混合,再与45~55%豆粕混匀,得到豆粕混合物;
(6)将步骤(5)中得到的豆粕混合物直接装填在发酵罐中发酵,密封防止水分散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市粤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市粤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0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精准的恒流输出控制的电路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学生思想政治学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