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角洲前缘原始沉积坡度定量恢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01862.3 申请日: 2014-03-19
公开(公告)号: CN104933276A 公开(公告)日: 2015-09-23
发明(设计)人: 王永诗;刘惠民;张鹏飞;刘军锷;高永进;贾光华;王文彬;孙红雷;徐希坤;田美荣;俞娟丽;李小梅;杨怀宇;唐东;高志强;谢燕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6F19/00 分类号: G06F19/00
代理公司: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代理人: 崔晓艳
地址: 10072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三角洲 前缘 原始 沉积 坡度 定量 恢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沉积盆地相关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及油气田地质勘探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三角洲前缘原始沉积坡度定量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三角洲相砂体往往具有分布广、储集物性好的特点,因此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石油勘探家的青睐。即使是对于当前已相继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的我国各大含油气盆地,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岩性油藏仍然是勘探的一种重要类型。以胜利探区东营凹陷为例,截止目前,洼陷带浊积岩岩性油藏已累计上报探明储量2.6亿吨,初步估算该类型剩余资源量在2.5亿吨左右,仍然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如何有效预测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已成为当前石油勘探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是前缘砂体在一定促发机制下,发生滑塌液化后经历二次搬运形成的一种重力流成因砂体。前人研究表明,三角洲前缘原始沉积坡角是控制滑塌浊积岩形成及分布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现代山区泥石流的相关研究表明,坡面泥石流的发生与坡度条件密切相关。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坡面泥石流的发生,且其发生有一临界坡度,通常在25-30度左右。

对于刚沉积未固结成岩的三角洲前缘砂体而言,二次滑塌同样需要一定的临界坡度,但远小于山区泥石流的临界值。前人通过对现代海底滑塌斜坡坡度大小的统计发现,当坡度大于0.1度时,即可形成重力流滑动,并且底形坡折的形态决定了重力流滑动的距离和范围。沉积模拟实验已证实当三角洲前缘坡度不同,其前方发育的滑塌浊积岩也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当坡角较小时,浊积岩分布呈现远而薄的特点;当坡角较大时,浊积岩分布呈现近而厚的特点。然而由于三角洲沉积后的压实作用及后期变形导致了其现今形态并不代表原始形态。因此,对于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的预测而言,三角洲前缘原始沉积坡角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针对三角洲前缘原始坡角的恢复,还未见有效的分析方法。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三角洲前缘原始沉积坡度定量恢复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研究与三角洲相关砂体预测的三角洲前缘原始沉积坡度定量恢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三角洲前缘原始沉积坡度定量恢复方法,该三角洲前缘原始沉积坡度定量恢复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地层格架;步骤2,选择剖面回剥恢复;步骤3,在剖面上划分欠补偿、补偿和过补偿沉积区;步骤4,确定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分界的湖岸线和三角洲前缘尖灭点;以及步骤5,采用正演法计算原始坡角。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针对拟恢复原始坡角的一套三角洲沉积,首先通过合成记录标定,将钻井分层与地震分层结合统一,通过骨架对比剖面的建立、闭合完成三角洲沉积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建立统一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在步骤2,采用回剥法求取每个四级层序厚度,沿三角洲进积方向选择地震剖面,采集各地层单元的数据点,在时深转换之后运用回剥法恢复各个四级层序原始地层厚度。

在步骤3,划分欠补偿、补偿和过补偿沉积区,每个四级层序末期如仍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即为欠补偿沉积区,三角洲平原为补偿沉积区,更靠物源方向显示明显削截区为过补偿沉积区。

在步骤4,根据地震剖面反射特征识别出每个四级层序末期的湖岸线位置,而三角洲前缘尖灭点为三角洲前积楔形体的尖灭点。

在步骤5,选取与三角洲开始大规模发育时期对应的地质界面,随后采用正演法将以四级层序为单元的沉积层逐层加载,每加载1层即可获取该层沉积末的原始沉积坡度。

在步骤5,对于沉积最早的第一期,将湖岸线位置的三角洲前缘地层厚度加上该点三角洲沉积底界面与参考面之间的海拔高差,减去三角洲前缘尖灭点处的三角洲沉积厚度和三角洲沉积底界面与参考面之间的海拔高差,从而获得求解三角形中原始沉积坡角的对边长度数据,再实测湖岸线与三角洲前缘尖灭点之间的横向距离从而得到求解三角形中原始沉积坡角的邻边,得到上述参数后,采用反正切函数即可求得第一期三角洲的原始坡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1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