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圆轨道卫星的星上自主轨道外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3360.4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5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吴会英;张永合;尹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7/17 | 分类号: | G06F17/17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轨道 卫星 自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体力学中的卫星轨道预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人造卫星在轨轨道处理以及轨道力学中的分析方法外推。
背景技术
目前,卫星的高精度测定轨以及轨道外推技术都是通过地面专门定轨系统以及高速的数值计算机进行,计算模型复杂,计算精度高。卫星上天后,其轨道数据或者由GPS接收机获得,或者由地面上注根数进行简单外推,前者在卫星复杂指向的情况下易造成导航星不可见,从而导致轨道数据不连续,后者则由于外推模型过于简单,导致轨道数据精度变差。
然而,星上轨道是为姿态控制系统服务的,对精度的要求因任务而异,高精度的星上自主的数值方法外推技术,用于星上自主处理需耗费较多的硬件资源,由此可见需要一种合理简化的自主外推方案,使其既满足姿控系统的精度要求,又满足星务系统的计算能力约束,并减少上注数据量。
发明内容
针对卫星姿态机动而导致GPS轨道数据输出不连续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圆轨道卫星的星上自主轨道外推方法,实现在满足星务系统计算能力约束的情况下,满足姿态控制系统的精度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圆轨道卫星的星上自主轨道外推方法,所述外推方法利用地面注入的平根数与简化的J2外推模型,由星载计算机轨道处理模块根据该简化的J2外推模型自主外推,且自主外推过程中仅考虑地球引力场摄动中的J2项摄动,忽略含偏心率e的所有项。
在该外推方法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外推方法具体实现时在给定J2000.0坐标系中的初始轨道平根数的前提下,利用简化的J2外推模型,其过程如下:
1、根据给定的初始时刻t0的平根数计算任意时刻t的平根数
2、在计算得到t时刻的平根数后,再利用该平根数计算t时刻的瞬时根数σ;
3、利用步骤(2)计算得到的t时刻的瞬时根数σ计算t时刻的卫星在J2000.0坐标系下的位置、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t时刻若小于t0时刻,实现向t0时刻以前外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通过如下公式计算t时刻的平根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经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3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销售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商品出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