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液体乳酸菌存活率的保存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4050.4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0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芬;马成;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04 | 分类号: | C12N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王晓晓 |
地址: | 266736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液体 乳酸菌 存活率 保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微生物领域,涉及液体乳酸菌的保存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液体乳酸菌存活率的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益生菌”被定义为活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经口服足够数量后,会改善宿主肠道微生物的平衡,进而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影响,通常作为益生菌的菌种多为乳酸菌。乳酸菌具有提高营养利用率,促进营养吸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致病菌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治肿瘤,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等健康功效。
根据乳酸菌应用效果的一般概念,只有活的乳酸菌菌株被机体摄入,才能在肠道中定植并保持活性。在乳酸菌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考虑到其活性的重要标准,以便达到并保持高活性。增强乳酸菌活性可以考虑前期菌株的选择,中期发酵工艺条件的控制,也可着眼于收集后的下游加工方式。液体乳酸菌保存过程中,前期因残糖丰富,菌体迅速生长繁殖,消耗过多养分,且产大量有机酸,迅速降低体系PH值,使得后期菌量因缺乏营养而迅速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液体乳酸菌在保存过程中活菌量下降过快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提高液体乳酸菌存活率的保存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提高液体乳酸菌存活率的保存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 收集已培养好的液体乳酸菌,添加缓释碳源,混合均匀;
(2) 添加酸碱调节剂,调节液体乳酸菌的PH至5.5以上;
(3) 将添加缓释碳源与酸碱调节剂的液体乳酸菌,在低温下保存。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添加的缓释碳源为柠檬酸钠。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混合均匀后的液体乳酸菌体积与缓释碳源质量的比例为100:1。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添加的酸碱调节剂为氢氧化钠。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液体乳酸菌体积与添加的氢氧化钠质量的比例为100:0.25。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氢氧化钠加入液体乳酸菌中,调节体系PH至5.65。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在低温下保存5-8d。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低温为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所用的柠檬酸钠作为缓释碳源,氢氧化钠作为酸碱调节剂,两种原料都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来源广泛,安全易得,成本低廉。
2、在液体乳酸菌中加入适量的缓释碳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前期菌体迅速下降的趋势,并缓解后期营养缺乏的现象;酸碱调节剂的适量加入,可以起到调节PH值、中和有机酸的作用,进一步有效提高了液体乳酸菌的存活率。
3、本发明所述方法步骤简单合理,操作快捷,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实施前景。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表明37℃条件下三种保存方式下液体乳酸菌存活率的跟踪比较。
图2表明37℃条件下本发明中保存方式对液体乳酸菌存活率的影响。
图3表明5℃条件下本发明中保存方式对液体乳酸菌存活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以市场在售的液体乳酸菌商品为材料进行试验,目的在于探索液体乳酸菌成品如何能在保证乳酸菌高存活率的前提下予以长期保存。
以液体乳酸菌在37℃条件下保存10d的存活率为指标,比较了对照组,试验组1和试验组2三种保存方式对液体乳酸菌存活率的影响。对照组液体乳酸菌不添加缓释碳源和酸碱调节剂,于自然PH下保存,试验组1为在液体乳酸菌添加1%柠檬酸钠(m/v),试验组2为在液体乳酸菌中添加1%柠檬酸钠(m/v)和0.25%氢氧化钠(m/v),调节PH至5.65。本发明添加的柠檬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比例m/v为质量体积比,质量的单位为g,体积的单位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40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