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覆盖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4413.4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6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谭源春;张文忠;黄其华;董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16/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覆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覆盖方法,采用异频双网覆盖,A网和B网异频,A网内同频组网,B网内同频组网,A网和B网交错覆盖:A网的小区中心位于B网的小区边缘,B网的小区中心位于A网的小区边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较高的覆盖SINR,大大改善覆盖性能,同时提高整网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无线覆盖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CBTC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是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升,对CBTC通信的可靠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双网备份来提供CBTC通信的可靠性,即:相同的CBTC信号在两个网中独立传输,两个网采用不同的频段。这样的好处是即使一个网出了故障,另一个网依然可以保障CTBC的正常通信。但是依然存在小区边缘覆盖差的问题。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现有空口传输媒介下双网覆盖轨道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漏缆传输媒介下双网覆盖轨道的示意图。其中,A/B双网采用异频组网,A/B网基站共用一个站址,则A网的小区边缘与B网的小区边缘重叠,如点C2,A网的小区中心与B网的小区中心重叠,如点C1和C3。虽然是双网覆盖,列车在C2点及其附近获得的信号很弱。请参考图3,图3为终端的切换过程示意图。终端由源小区向目标小区移动,移动轨迹为A→B→C→D→E,终端在C点的SINR为0dB,在D点达到SINR 切换门限,D→E段为切换过程,在E点切换完成。在CE区间,很难保证CBTC 信号的可靠性传输,更难保证多列列车的CBTC信号的同时传输。因此,对于列车的安全运行存在很大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线覆盖方法,采用异频双网覆盖,A 网和B网异频,A网内同频组网,B网内同频组网,A网和B网交错覆盖:A 网的小区中心位于B网的小区边缘,B网的小区中心位于A网的小区边缘。
优选的,所述A网和B网的各小区采用全向覆盖或定向覆盖。进一步的,所述双网采用BBU+RRU设备部署。比如:双网的相邻小区共用一个BBU,各小区的RRU各自部署在各小区;或者,同一网络的相邻小区共用一个BBU,各小区RRU各自部署在各小区。
优选的,所述A网和B网各小区采用双边覆盖。或者,所述A网和B网各小区采用单边覆盖,A网小区与B网小区的覆盖方向相对;同一网络内,在小区边缘靠近该小区一定距离处部署另一小区。上述方法中,所述双网采用漏缆设备部署。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实现双网无线覆盖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异频网络A网和B网,A网内同频组网,B网内同频组网,其特征在于, A网和B网交错覆盖,A网的小区中心位于B网的小区边缘,B网的小区中心位于A网的小区边缘。
优选的,所述A网和B网的各小区采用全向覆盖或定向覆盖;所述A网和B网采用BBU+RRU设备部署。A网和B网的相邻小区共用一个BBU,各小区的RRU各自部署在各小区;或者同一网络的相邻小区共用一个BBU,各小区RRU各自部署在各小区。
优选的,所述A网和B网各小区采用双边覆盖。或者所述A网和B网各小区采用单边覆盖,A网小区与B网小区的覆盖方向相对;进一步的,同网内,在小区边缘靠近该小区一定距离处部署另一小区。其中A网和B网采用漏缆设备部署。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较高的覆盖SINR,大大改善覆盖性能,同时提高整网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空口传输媒介下双网覆盖示意图;
图2是现有漏缆传输媒介下双网覆盖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4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