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脉冲雷达充电开关组件脱机测试的负载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4460.9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4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武;张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武;张建敏;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脉冲雷达 充电 开关 组件 脱机 测试 负载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脉冲雷达充电开关组件脱机测试的负载电路,主要适用于脉冲雷达充电开关组件的脱机测试维修。
背景技术
脱机测试平台不仅要尽量满足雷达待测组件独立地进行测试维修,还不能改变雷达待测组件的输出特性,需要给雷达部分待测组件加上正确的负载电路。负载电路包括负载组合和负载,负载组合指得是在阻性负载与待测组件之间插入必要的附属元件,使得负载的性质改变后,待测组件的工作条件不受影响,所以,必须进行负载组合的设计和负载的计算。雷达中大部分待测组件的负载组合与负载设计相对简单,但是脉冲雷达的充电开关组件的负载组合与负载设计比较困难。
国内雷达生产厂家在脉冲雷达的充电开关组件的测试维修过程中,只能采用三种方法:
1、不带负载,调低专用高压电源电压、在短时间内加载其专用电压,立即截取其输出波形,关掉此高压后,再分析组件的输出特性,但是不能说明待测组件满负荷和全高压下的实际工作情况;
2、将充电开关组件直接接入原脉冲雷达之中,通过加长线分别接入该组件的专用接口和通用接口,然后进行测试维修,但是只能借助于雷达进行联机测试维修;
3、由外带触发器组件+调制器组件+大功率负载+高压电源+专用电源+专用工装测试装置联机进行测试维修,但是过于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脉冲雷达充电开关组件脱机测试的负载电路,能够实现脱机测试维修,并保证用此负载电路后脉冲雷达的充电开关组件的输出性能不变,使得充电开关组件能够在满负荷、全高压下独立地进行测试,真实反映出充电开关组件的实际工作情况,提高测试准确率和方便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脉冲雷达充电开关组件脱机测试的负载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充电变压器T1,其初级线圈与充电开关组件电连接;
阻性负载RL;
隔离电路,与阻性负载RL串联后并接于充电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两端,在充电期间起隔离作用,以确保充电开关组件仅向充电变压器初级线圈充电;
电压取样电路,并联于充电变压器T1次级线圈两端,用于监测充电变压器次级线圈向阻性负载RL放电时的脉冲电压幅度和波形。
所述阻性负载RL的确定步骤包括,
S1、利用公式计算得到阻性负载RL的阻值,式中,t2'为充电变压器次级线圈完成向阻性负载RL放电所需时间,L2为充电变压器次级线圈电感值;
S2、利用公式PAVmax<P≤2PAVmax和计算得到阻性负载RL上的承受功率P,对于前者,功率P的选取原则为P大于PAVmax,接近2PAVmax;式中PAVmax为充电变压器T1次级线圈向人工线充电情况下的最大平均功率,通过实测获得;
S3、利用公式确定阻性负载RL的温度系数,式中T0为25℃,T1=(T0+n100)℃---n=正整数,R0为T0温度下的阻值=RL,R1为T1温度下的阻值。
所述阻性负载RL为无感或低感电阻。
所述电压取样电路包括串联后并接于充电变压器次级线圈两端的五个电阻R5、R6、R7、R8和R9。
所述电阻R5的阻值为10MΩ,电阻R6、R7、R8和R9的阻值均为2.5KΩ,A点与E10为放电电压波形监测点,B点与E10为放电电压幅度监测点,其中A点位于电阻R5和R6之间,B点位于电阻R6和R7之间,E10接地。
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十个相互串联的充电二极管V0,每个充电二极管V0两端各并联一个电容C0。
所述负载电路还包括串联后并接于充电变压器T1次级线圈两端的电阻R3、R4和电容C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武;张建敏;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未经王志武;张建敏;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44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适配器对被测电路板的智能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 下一篇:低压电缆核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