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麦芽粉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4584.7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丰县堰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85 | 分类号: | A23L1/185;A23L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445609 湖北省恩施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芽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采用生物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麦芽粉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硒作为人体营养的微量元素之一,存在在人体的组织和血液中,能起到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作用、调节人体全身新陈代谢、可抗重金属铅、汞、砷、铂的毒性和可抗辐射损伤等。
在国外通常服用的是硒酵母,这种硒酵母是将酵母放入含有亚硒酸钠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但是这种硒酵母的制造方法,需要人们掌握丰富的微生物学知识,从菌种的选择、培养的方法及工艺都比较复杂,不适于推广普及,并且费用较高。
硒可以作为载体添加,添加到食品、药品、保健品、饲料、化妆品中,使其增加硒功能,生产以硒为功能的食品、药品、保健品、饲料、化妆品材料,生产富硒食品所用的叶面喷施肥,促进硒元素含量增加。
本发明的通过生产富硒麦芽粉,中老年人服用,可以抗衰老;中青年人服用,可提高精子活力;任何人都可以服用,防癌排毒。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富硒麦芽粉及其生产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生物的方法,生产出来的麦芽粉适合长期服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硒麦芽粉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是利用麦芽将无机硒转换为有机硒;
进一步地,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麦子在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内,将麦粒放入浓度小于0.08-0.10%的亚硒酸钠溶液浸泡24小时直到麦粒完全湿透;
2) 然后用水发芽或用浓度小于0.08-0.10%的亚硒酸钠溶液浸泡和发芽;
3) 将步骤2)生产的新鲜麦芽在适温下风干二十四小时,麦芽枯萎,然后在小于70℃的条件下干燥6-8小时,使其湿度降至11%,磨粉即生产出富硒麦芽粉;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2)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
进一步地,在整个发芽期间要控制空气湿度达到25%,使其温度控制在30℃左右保持一定的水分;
进一步地,所述保持空气湿度的方式是每经过6-8小时后用浓度小于0.08-0.10%的亚硒酸钠溶液喷施一次,直到麦芽长至4cm左右;
进一步地,步骤3)中的干燥温度是6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富硒麦芽粉,采用前述的生产方法,所述富硒麦芽粉中有机硒的含量为240ug/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产品有机硒生物利用率高,为补硒提供了可靠的硒源;产品生产过程采用全自动标准化生产,生产的含硒产品稳定,为生产厂家提供了高含硒量的原材料;产品有机硒含量极高,大大降低了添加成本也可直接用于制药原料及保健品原料;产品适用广泛,适用于食品行业、保健品行业、药品行业、饲料、化妆品等行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富硒麦芽粉的制备步骤是:
1、 将麦子在适宜生长温度(20-30℃)范围内,将麦粒放入浓度小于0.08-0.10%的亚硒酸钠溶液浸泡24小时直到麦粒完全湿透;
2、 然后用水发芽或用浓度小于0.08-0.10%的亚硒酸钠溶液浸泡和发芽;在整个发芽期间要控制空气湿度达到25%,使其温度控制在30℃左右使能保持麦粒既有的水份,也就是每经过6-8小时后用浓度小于0.08-0.10%的亚硒酸钠溶液喷施一次,直到麦芽长至4cm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空气湿度和温度很关键,这会影响有机硒的转化率,在合适的空气湿度和温度的条件下,有机硒的转化率会提高,试验发现用一定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比用水来喷的效果要好。
3、 新鲜麦芽在适温下风干二十四小时,麦芽枯萎,然后在60℃的条件下干燥6-8小时,使其湿度降至11%,磨粉即生产出富硒麦芽粉。
其中有机硒含量(占硒元素的含量)大于97%,富硒麦芽粉含硒量随亚硒酸钠溶液的浓度不同而改变,完全用浓度小于0.08-0.01%的亚硒酸钠溶液通过麦子发芽吸收转换成有机硒,硒总含量250ug/g,有机硒含量240ug/g,通过控制有机小麦发芽工程的吸收转换成果的使无机硒( 即亚硒酸钠)利用生物高科技培植发转换成有机硒,再通过低温干燥处理,低温微粒研磨将麦芽磨成微粉(即富硒麦芽粉)。
本发明生产的富硒麦芽粉可作为载体添加,添加到食品、药品、保健品、饲料、化妆品中,使其增加硒功能;作为生产以硒为功能的食品、药品、保健品、饲料、化妆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丰县堰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咸丰县堰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45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