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虾的健康高产养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4593.6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7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王加岭 |
地址: | 21513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虾 健康 高产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青虾的健康水产养殖池。
背景技术
淡水青虾,学名日本沼虾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属甲壳类、十足目、游泳亚目、真虾派、长臂科、沼虾属,淡水虾中数量较多的一种,我国淡水养殖业中传统经济虾种之一。青虾营养价值丰富、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目前,由于养殖青虾存在病害多,成本高、污染大,产量低等缺点,导致养殖青虾的积极性不高,青虾养殖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青虾的健康高产养殖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青虾的健康高产养殖池,所述养殖池为面积为2~3亩,深度为1.5m的长方体,包括池壁和池底,所述池底的上表面为坡面,以所述坡面及其相接的池壁之间的棱为一条边,挖有一宽度为3~5m,深度为1~2m的沟槽,在所述沟槽与所述棱相对的另一边处,设有一面与所述养殖池等高的纱网,所述纱网固定在所述养殖池中,并将所述养殖池分为坡面对应的空间和沟槽对应的空间;在所述坡面对应的空间中,沿所述坡面的周边靠近池壁及所述纱网处,均匀固定有4~8个高度为0.3~0.5cm的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氧气曝气管道;所述氧气曝气管道与设置在所述纱网相对的池壁上的通气总管相接通,所述通气总管通过气体调节阀与所述养殖池外的增氧机连接;所述坡面上,自坡顶向下1/3~1/2处,均匀栽植有株间距为1.0~1.5m的轮叶黑藻,自所述轮叶黑藻栽植下沿至所述纱网处,均匀栽植有株间距为2~3m的虾巢,所述虾巢为墨绿色水草状人工塑料虾巢,类似圆锥体结构,其底部直径为50~60cm,高度为30~50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坡面的坡度为1:2~3。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纱网的孔径为0.5~0.8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虾巢的材质为LLDPE、PP、PU、软质PVC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青虾的健康高产养殖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沟槽、虾池底部坡面结构及纱网的设计,使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残余饵料等有机质可以及时方便沉积到固定位置,方便清除,也便于换水时先将池底部的污染水质抽离养殖系统,有利于保持水质清洁;通过坡面栽植轮叶黑藻和人工虾巢,给青虾的生长和日常生活提供栖息场所,避免养殖过程中青虾自相残杀,有效的提高了青虾养殖产量。本发明的养殖池,可以有效提高青虾的养殖产量和质量,有利于促进青虾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青虾的健康高产养殖池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示养殖池底部坡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池壁,2.池底,3.坡面,4.沟槽,5.纱网,6.沟槽对应的空间,7.坡面对应的空间,8.支撑架,9.氧气曝气管,10.通气总管,11.气体调节阀,12.增氧机,13.轮叶黑藻,14.虾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4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