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棉纤维非反应型改性的天然染料染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4640.7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县福兴漂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3/60 | 分类号: | D06P3/60;D06P1/34;D06P1/44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程龙进 |
地址: | 22662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棉纤维 反应 改性 天然 染料 染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染料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棉纤维非反应型改性的天然染料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天然染料通常在蚕丝、羊毛等蛋白质纤维上有较高的上染率和色牢度,而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低,色牢度差,即使应用媒染剂处理也只能使其略有改善。而且,传统的天然染料媒染剂大多为重金属盐,不仅对环境不利,且色光难以稳定控制,不适应大生产批量应用。
现有棉织物的阳离子化改性是解决天然染料上染率低,色牢度差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大多数的棉织物阳离子化试剂分子量较大,且多为反应性化合物,易造成棉织物改性不匀,且对纤维的白度、强力和吸湿性能等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天然染料在棉织物上的染色不需要加入媒染剂就能达到较高的上染率、较好的色牢度和匀染性的基于棉纤维非反应型改性的天然染料染色方法。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基于棉纤维非反应型改性的天然染料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棉织物前处理,按1:50~60的浴比配制1~2g/L的净洗剂,将所述棉织物放入其中,在室温下用清水洗净,晾干;
(二)、棉织物的非反应型改性处理,将所述步骤(一)中经前处理后的棉织物置于改性剂2~10%(o.w.f)中,升温至60~90℃,保温时间10~50分钟,浴比1:30~50,然后取出棉织物经水冲洗,室温晾干;
(三)、改性棉织物的染色处理,将所述步骤(二)中改性后的棉织物放入2~4%(o.w.f)的天然染料染浴中染色,浴比为1:30~40,然后升温至60~70℃,保温25~30分钟,然后在常温下水洗,固色,晾干。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剂为阳离子化合物。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棉纤维非反应型改性的天然染料染色方法,主要包括棉织物前处理、棉织物的非反应型改性处理和改性棉织物的染色处理等步骤,其中,在棉织物的非反应型改性处理步骤中采用阳离子化合物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处理,使改性后的棉织物仍能保持其良好的白度、强力和吸湿性能,染色棉织物的K/S值有较大提高,且具有较好的匀染性和染色牢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选用全棉精梳双面针织物,叶绿素铜钠盐天然染料;基于棉纤维非反应型改性的天然染料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全棉精梳双面针织物前处理,按1:50的浴比配制1g/L的净洗剂,其中,本实施例采用209净洗剂,将所述全棉精梳双面针织物放入其中,在室温下用清水洗净,晾干;本实施例中通过净洗可以除去棉织物上的污垢、油脂等杂质;
(二)、全棉精梳双面针织物的非反应型改性处理,将所述步骤(一)中经前处理后的全棉精梳双面针织物置于改性剂2%(o.w.f)中,升温至60℃,保温时间10分钟,浴比1:30,然后取出全棉精梳双面针织物经水冲洗,室温晾干;其中,改性剂为阳离子化合物,其分子量小,且溶解性好。在对全棉精梳双面针织物处理时,不需要添加渗透剂就可以均匀地向纤维内部渗透,同时能在纤维上很好地移染。另外,改性之后通过水洗去除了织物表面未吸附牢固的改性剂,避免了在染色过程中脱落的改性剂对染料产生吸附和沉淀作用,从而避免了染色不匀和染料的浪费。
(三)、改性全棉精梳双面针织物的染色处理,将所述步骤(二)中改性后的全棉精梳双面针织物放入2%(o.w.f)的天然染料染浴中染色,本实施例中,选用叶绿素铜钠盐天然染料,浴比为1:30,然后升温至60℃,保温25分钟,然后在常温下水洗,固色,晾干;本实施例中,选用天然染料使得在改性全棉精梳双面针织物上的染色具有较好的匀染性和色牢度。
实施例二:选用全棉精梳双面针织物,栀子黄天然染料,基于棉纤维非反应型改性的天然染料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全棉精梳双面针织物前处理,按1:55的浴比配制1.5g/L的净洗剂,将所述全棉精梳双面针织物放入其中,在室温下用清水洗净,晾干;其中,本实施例采用209净洗剂,通过净洗可以除去棉织物上的污垢、油脂等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县福兴漂染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县福兴漂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4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料粘合衬布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高度可调节的写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