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池塘高产量黑鱼的养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4669.5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5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A23K1/10;A23K1/16;A23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王加岭 |
地址: | 21513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产量 黑鱼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池塘高产量黑鱼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黑鱼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品,一向被视为病后康复和老幼体虚者的滋补珍品。黑鱼的含肉率高,又无肌间细刺,是老少皆宜的鱼品之一,据测定,每100克鲜鱼肉中,含蛋白质19.8克、脂肪1.4克、糖1.2克,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据医籍记载,黑鱼还有去瘀活血、滋补壮阳、收肌生津、怯寒调养等药理作用,在东南亚及我国两广、港澳台地区一向被视作佳肴兼补品,故而身价不凡。此外,与其他鱼类不同,黑鱼离水后不易死亡,死后肌体也不易腐败变质,所以更便于长途运输与加工,经济效益显著。故当前,黑鱼养殖已成为水产养殖热门之一,但是传统养殖方法,饲料用量大、成本高、产量低、效益差,再者养殖技术不规范、环境污染等因素使黑鱼得病率高、生长缓慢、鱼肉品质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池塘高产量黑鱼的养殖方法,采用黑鱼和少量鲤鱼混合养殖方式,结合蛋白质含量高、吸收消化率好的配方饲料搭配鲜饵料的投喂方式,使黑鱼生长速度快,免疫力强,经6个月养殖期后亩产量达到3000kg,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池塘高产量黑鱼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池塘选择、b、清塘消毒、c、鱼种放养、d、饵料投喂、e、日常管理;
所述步骤a包括:选一面积为1.5-2亩、水深为1.5m、水质清新的池塘,并在池塘的四周水面种植80cm宽的水浮莲或水花生;
所述步骤b包括:采用干法清塘,选一晴朗天,将池水打干,用生石灰泼洒全池,再用耙深翻池底淤泥,并留15-20cm厚的池底淤泥,在鱼种放养前一周再进行注水;
所述步骤c包括:采用混合放养方式,选取规格为3-5cm长的黑鱼种和6-10cm长的鲤鱼种,其中所述黑鱼种的放养尾数为8000-10000尾/亩,所述鲤鱼种的放养尾数为500-800尾/亩;
所述步骤d包括:采用鲜饵料和配方饲料搭配投喂方式,所述鲜饵料为小杂鱼、小虾和蚯蚓;所述配方饲料所含的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进口白鱼粉55%、蚕蛹12%、骨粉11%、米糠18%、酵母2%、卵磷脂1%、维生素0.5%、矿物质0.5%;
每天以所述鲜饵料与所述配方饲料的重量比为3:1的方式进行投喂,每日投喂2次,每次投喂量为乌鱼体重的5%;
所述步骤e包括:巡池和换水,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观察乌鱼摄食情况和水质变化,每周至少3-4次开增氧机给池塘增氧。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生石灰的用量为75kg/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还包括鱼种投放前要先对鱼种进行消毒,采用5%的氯化钠溶液对鱼种浸洗5-1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采用黑鱼和少量鲤鱼混合养殖方式,包括如下步骤:池塘选择、清塘消毒、鱼种放养、饵料投喂和日常管理,尤其是使用蛋白质含量高、吸收消化率好的配方饲料搭配鲜饵料的投喂方式,使黑鱼生长速度快,免疫力强,经6个月养殖期后亩产量达到3000kg,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池塘高产量黑鱼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池塘选择、b、清塘消毒、c、鱼种放养、d、饵料投喂、e、日常管理;
所述步骤a包括:选一面积为1.5-2亩、水深为1.5m、水质清新的池塘,并在池塘的四周水面种植80cm宽的水浮莲或水花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利于黑鱼生长;
所述步骤b包括:采用干法清塘,选一晴朗天,将池水打干,用生石灰泼洒全池,再用耙深翻池底淤泥,并留15-20cm厚的池底淤泥,在鱼种放养前一周再进行注水;
所述步骤c包括:采用混合放养方式,选取规格为3-5cm长的黑鱼种和6-10cm长的鲤鱼种,其中所述黑鱼种的放养尾数为8000-10000尾/亩,所述鲤鱼种的放养尾数为500-800尾/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46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治感冒养生茶
- 下一篇:降脂减肥茶饮品及制备方法